晴時多雲

限制級
您即將進入之新聞內容 需滿18歲 方可瀏覽。
根據「電腦網路內容分級處理辦法」修正條文第六條第三款規定,已於網站首頁或各該限制級網頁,依台灣網站分級推廣基金會規定作標示。 台灣網站分級推廣基金會(TICRF)網站:http://www.ticrf.org.tw

長期吃含類固醇藥 髖關節股骨缺血壞死

2012/08/16 06:00

▲嚴重的髖關節股骨頭缺血性壞死,會出現股骨頭崩塌,最後只能接受人工髖關節置換手術治療。(記者王昶閔攝)

記者王昶閔/台北報導

不要亂吃來路不明的藥物,以免內含類固醇,長期可能造成髖關節股骨頭缺血性壞死。現年46歲的于先生從小鼻子過敏,高中時疑似吃到含有類固醇的抗過敏中草藥與西藥,導致髖關節壞死,開刀治療。

于先生表示,高中時家人讓他服用中草藥與西藥,一度出現「月亮臉」症狀,顯示藥物中可能內含類固醇,後來當兵時跑步受傷,造成左邊髖骨疼痛、扭曲,行動不便,就醫後確認是股骨頭缺血性壞死,進行股骨頭切骨轉位手術治療,才恢復行動能力。

但3個月前髖骨疼痛的症狀又復發,左腿無法行走而臥床,就醫檢查發現,左腿髖關節周圍竟然長滿骨刺,已出現退化性關節炎,以致疼痛到難以行走,最後採用巨頭陶瓷人工髖關節置換手術;于先生說,手術後行動恢復到跟正常人一樣,令他非常感激。

振興醫院骨科部主任敖曼冠指出,髖關節股骨頭缺血性壞死好發於30至50歲男性,引發原因很多,包括長期酗酒、濫用類固醇、潛水夫病、血液病、高脂血症、糖尿病、痛風、股骨頭創傷後遺症等,嚴重時需要開刀置換人工髖關節,目前人工關節的介面材質主要分為塑膠、陶瓷及金屬3種。

敖曼冠表示,傳統塑膠耐磨材質,約可耐用25年到30年,但長期使用磨損鬆脫的風險較高,新式的巨頭陶瓷髖關節則比傳統人工關節耐磨10年,耐磨與抗碎性比塑膠與金屬關節高,目前納入健保差額給付,約自費9到10萬。

☆健康新聞不漏接,按讚追蹤粉絲頁
☆更多重要醫藥新聞訊息,請上自由健康網

不用抽 不用搶 現在用APP看新聞 保證天天中獎  點我下載APP  按我看活動辦法

網友回應

載入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