晴時多雲

限制級
您即將進入之新聞內容 需滿18歲 方可瀏覽。
根據「電腦網路內容分級處理辦法」修正條文第六條第三款規定,已於網站首頁或各該限制級網頁,依台灣網站分級推廣基金會規定作標示。 台灣網站分級推廣基金會(TICRF)網站:http://www.ticrf.org.tw

五大皆空 人力不足? 石崇良:62%兒醫跑去開業

2012/08/09 06:00

記者王昶閔/台北報導

「醫界『五大皆空』的難題,本質上是急重症人才流失的問題,減少急重症科別的醫療糾紛,同時提高急重症的健保給付,才留得住人才。」原本是主管全國醫政的衛生署醫事處處長石崇良(檔案照,記者簡榮豐攝)日前與現任企劃處處長許銘能職務對調,石崇良交棒時表示,衛生署無法獨力完成這些改革,需要仰賴行政院層級的力量協助。

醫師沒變少 只是不想投入重症

石崇良指出,五大皆空被解讀為五大科的醫師人力不足,其實不然,真相是,五大科當中投入急重症醫師人數不足,很多醫師都跑去開業或到其他醫療院所服務。

以兒科為例,只有38%留在醫院從事急重症醫療,高達62%都跑去開業。留在公立醫學中心的兒科醫師一個月薪水不到20萬元,若選擇開業,不僅工作負擔減輕,收入又相對較高,難免有人會選擇離開。

若只是一味增加醫師人數,卻無法吸引他們留在大醫院從事急重症醫療,新增人力也無意去偏遠地區服務,仍舊還是無法解決現今的醫療問題。

石崇良說,目前內外婦兒科醫師人力,絕對比10年前服務更充裕,每位醫師服務的病患人數都變少。因為預防保健、公共衛生、藥物研發、疾病篩檢的進步,使得需要開大刀的病患也減少。

至於五大科都招不到住院醫師,主要是因為年輕醫師選科考量與過去不同,現在關切是否容易開業、工作負荷不要太重、不要值班、要有生活品質、醫療糾紛越少越好。例如耳鼻喉科,其實仍有鼻咽癌、頭頸部癌症等重症需求,但不少醫師跑去一般診所服務,變成以看一般上呼吸道病患為主。

改革健保制度才能留住人

石崇良強調,當務之急就是留住各科的急重症醫師,最關鍵的策略,就是要建立不責難的醫療糾紛補償制度,醫療過失刑事責任的明確化,同時改革健保制度,透過總額與給付增加,挹注到所有的急重症,才能逐步改善急重症醫療環境。

☆健康新聞不漏接,按讚追蹤粉絲頁
☆更多重要醫藥新聞訊息,請上自由健康網

不用抽 不用搶 現在用APP看新聞 保證天天中獎  點我下載APP  按我看活動辦法

網友回應

載入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