晴時多雲

限制級
您即將進入之新聞內容 需滿18歲 方可瀏覽。
根據「電腦網路內容分級處理辦法」修正條文第六條第三款規定,已於網站首頁或各該限制級網頁,依台灣網站分級推廣基金會規定作標示。 台灣網站分級推廣基金會(TICRF)網站:http://www.ticrf.org.tw

喪夫婦人 心碎送醫

2012/08/07 06:00

▲圖B為真的章魚壺,圖A則是患者因罹患章魚壺心肌病變,致心臟出現宛如章魚壺的形狀(記者歐素美攝)

記者歐素美/台中報導

光田醫院心臟內科醫師林攀表示,蔣婦因喪偶傷心過度而罹患章魚壺心肌病變。(記者歐素美攝)

65歲蔣姓婦人最近突然喪偶,心情低落,並出現胸悶、胸痛等疑似心肌梗塞症狀,光田醫院檢查發現她罹患罕見的「章魚壺心肌病變」;心臟內科醫師林攀說,該病症近6成患者皆因遭逢劇變而罹病,因此又有「心碎症候群」之稱。

罹少見章魚壺心肌病變

光田醫院心臟內科醫師林攀表示,蔣婦日前半夜胸痛、胸悶被送往該院救治,根據症狀與心電圖初步研判應為心肌梗塞,但冠狀動脈攝影發現她的血管並未出現狹窄或阻塞等血栓狀況,經深入再以左心室造影檢查,才確定罹患少見的「章魚壺心肌病變」。

林攀指出,「章魚壺心肌病變」發病原因,在於患者心臟的交感神經受體,在左心室基部與心尖部位的比例不一樣,當患者極度傷心、遭逢壓力、驚嚇或疼痛時,心臟會出現有如章魚壺的形狀,造成血液輸出量減少,才會產生類似急性心肌梗塞症狀,因此又有「心碎症候群」之稱。

林攀表示,這幾年在光田醫院參與冠心症心導管手術,共發現有5名「章魚壺心肌病變」個案,其中4名為女性,都已治癒出院,且預後良好,未再復發。

症狀類似心肌梗塞

林攀表示,「心碎症候群」臨床表現及心電圖變化,幾乎與急性心肌梗塞類似,也有少數症狀嚴重的死亡案例,一般患者經服用治療心臟衰竭等藥物治療約6至8個月,心臟功能即可回復。

☆健康新聞不漏接,按讚追蹤粉絲頁
☆更多重要醫藥新聞訊息,請上自由健康網

不用抽 不用搶 現在用APP看新聞 保證天天中獎  點我下載APP  按我看活動辦法

網友回應

載入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