晴時多雲

限制級
您即將進入之新聞內容 需滿18歲 方可瀏覽。
根據「電腦網路內容分級處理辦法」修正條文第六條第三款規定,已於網站首頁或各該限制級網頁,依台灣網站分級推廣基金會規定作標示。 台灣網站分級推廣基金會(TICRF)網站:http://www.ticrf.org.tw

長庚研發新追蹤劑 老化或帕金森病一掃即知

2012/08/01 06:00

▲注射AV-133追蹤劑後,要休息90分鐘,讓追蹤劑進入腦中,然後進行正子掃描。(圖:長庚醫院提供)

記者洪素卿/台北報導

▲配合腦部正子掃描後,可呈現腦部功能影像,推算腦部正常多巴胺細胞還有多少「存量」。(圖:長庚醫院提供)

走平地時,頻頻小碎步,可是上樓梯卻沒問題,過去有「帕金森病」患者因此被家人誤會是裝病,殊不知這其實是帕金森病特色之一。

為了讓患者可以更早獲得確定診斷,長庚醫療團隊研發新型的造影追蹤劑AV-133,搭配腦部正子掃描,不僅可以看出腦部黑質是否病變,甚至還能量化,評估其嚴重程度。

林口長庚醫院神經科學研究中心主治醫師陸清松指出,「帕金森病」是由於中腦的黑質細胞凋亡,使得腦中多巴胺系統功能逐漸失調所致。目前是僅次於阿茲海默失智症的第二大的老年人神經退化性疾病。

要診斷這種疾病,除了以動作障礙臨床診斷之外,目前僅有少數輔助診斷工具,例如目前使用的鎝99-TRODAT單光子攝影,但此方法有檢查時間需費時300分鐘、影像解析度也仍不夠好等問題。

至於新型的追蹤造影技術AV-133正子掃描影像,林口長庚醫院分子影像中心主治醫師閻紫宸指出,由於其追蹤劑的一部份會結合在腦神經囊泡運轉體上,而囊泡運轉體位於神經細胞裡面,是腦神經的一個小幫浦、負責轉送神經傳導物質進出囊泡,可以用來推估腦細胞存留狀況。

患者接受正子斷層掃描前,先打一針等,追蹤劑經由血液循環抵達腦部,慢慢聚集在有功能的腦部基底核多巴胺細胞上,醫師就可以從腦部功能影像中看到追蹤劑在腦部聚集的情況,並換算患者殘餘的正常功能神經細胞情形,藉此判斷患者腦部結構是否退化。閻紫宸表示,這項造影影像品質高,也可以看到腦部質變情形。

長庚醫院動作障礙科主任陳柔賢舉例,如果把人類的腦部當作是一部沒有配備油錶的汽車,其油料是腦部的多巴胺細胞,若未經特殊檢查,一般並不知道油料是否在正常指數上。一旦出現嚴重症狀,才來補充藥物時,就好像補充的不是原廠配備油料,走起來總是顛簸不順、也容易耗損引擎。但如果我們能在車輛只有些微狀況時,查探是否油料缺乏,並設法減少油耗,就能延長車輛壽命。這時候AV-133搭配正子掃描,就可以發揮殘餘油料偵測功能。

此外,也要注意,帕金森病患者在動作遲緩的症狀出現前,經常已經存在著一些「非動作症狀」包括:嗅覺喪失或異常、夢遊等,透過AV-133的正子掃描,加以進一步的鑑別診斷。不過目前AV-133的正子掃描正進行第二期臨床試驗,一般民眾還無法直接使用。

至於如果早期發現帕金森病,可以用什麼方法延緩退化?陸清松表示,有研究顯示,一些太極拳套式可能有幫助。此外,騎單車也是一個好方法。

☆健康新聞不漏接,按讚追蹤粉絲頁
☆更多重要醫藥新聞訊息,請上自由健康網

不用抽 不用搶 現在用APP看新聞 保證天天中獎  點我下載APP  按我看活動辦法

網友回應

載入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