晴時多雲

限制級
您即將進入之新聞內容 需滿18歲 方可瀏覽。
根據「電腦網路內容分級處理辦法」修正條文第六條第三款規定,已於網站首頁或各該限制級網頁,依台灣網站分級推廣基金會規定作標示。 台灣網站分級推廣基金會(TICRF)網站:http://www.ticrf.org.tw

慢性腹痛 原來小腸有寄生蟲

2012/04/28 06:00

圖.文/鍾承軒

一位60歲的女性病患,日前因反覆不明原因的上腹悶痛求醫多次,雖做過好幾次一般內視鏡和糞便檢查,都查不出確切原因,問診發現,這位原住民病人有生食豬肝的習慣。

筆者幫她用高解析度的內視鏡系統「單氣囊小腸內視鏡」,做了進一步的小腸內視鏡檢查,發現她的上段小腸(空腸)有許多寄生蟲感染(圖1),經由內視鏡抓出蟲體,送化驗診斷為錫蘭鉤蟲(圖2),病人服用「打蟲」的抗生素後,腹痛明顯改善。

小腸(約6至7公尺長)雖占整個腸胃道總長度的75%,然而小腸疾患占所有腸胃道疾病的比例卻不及10%。舉例來說,小腸惡性腫瘤占腸胃道癌症約0.2%,小腸出血只占所有消化道出血原因不到5%。

在對於小腸疾病診斷工具有限的情況下,一般胃鏡與大腸鏡所無法檢查的小腸,以往被認為是神秘的「黑暗大陸」,其診斷與治療對於內科醫師而言是一大挑戰。

以往面對不明原因的腹痛或是小腸壁增厚時,可能需要藉由外科開刀剖腹性探查來診斷與治療;由於小腸內視鏡的發展,使更多小腸疾患的病患受惠,免去開刀之苦,要避免寄生蟲的感染,應該要避免處理不當的生食,以及赤腳或皮膚接觸不潔的泥土地。

此外,倘若有不明原因的腹痛,一般胃鏡與大腸鏡皆無法診斷時,仍可以請肝膽胃腸專科醫師評估是否為小腸疾病的可能性。

(作者為亞東醫院肝膽腸胃科醫師)

☆健康新聞不漏接,按讚追蹤粉絲頁
☆更多重要醫藥新聞訊息,請上自由健康網

不用抽 不用搶 現在用APP看新聞 保證天天中獎  點我下載APP  按我看活動辦法

網友回應

載入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