晴時多雲

限制級
您即將進入之新聞內容 需滿18歲 方可瀏覽。
根據「電腦網路內容分級處理辦法」修正條文第六條第三款規定,已於網站首頁或各該限制級網頁,依台灣網站分級推廣基金會規定作標示。 台灣網站分級推廣基金會(TICRF)網站:http://www.ticrf.org.tw

直腸息肉出血 排出粉紅便

2012/04/20 06:00

記者林相美/台北報導

大便帶血是大腸直腸科病患常有的症狀,約佔門診8成,醫師提醒,血便顏色不同,問題也不同;一名中年司機數月前出現血便,一開始帶些許淡紅色,之後變成粉紅色,出血量及大便次數也增多,檢查才發現,直腸出現息肉,息肉已有早期惡性病變,若息肉再變大,恐怕要切除肛門。

台北市書田診所大腸直腸肛門科主任胡煒明昨天指出,上述病患原以為痔瘡出血而不以為意,隨著血便顏色改變、次數就增加才到醫院,經大腸鏡檢查,他的直腸內有兩個息肉,分別為0.3公分及2公分,其中2公分的息肉已出現惡性病變,若長到3、4公分,就必須切除肛門,改做人工肛門。

很多人看到血便都以為是痔瘡出血,胡煒明解釋,若大便呈現鮮紅色,排便時伴隨一攤血、滴血、噴血,較可能是內痔或肛裂等良性疾病;粉紅色、淡紅色可能是較大的息肉或直腸發炎;深紅色、暗紅色、咖啡色的大便,伴隨排便次數增加,或夾雜著鼻涕般黏液的糞便,直腸腫瘤的可能性就增加。

除疾病外,部分食物也會改變大便顏色,例如吃了番茄、火龍果,有時會出現紅色的大便。

大腸息肉與早期腫瘤少有症狀,研究顯示,腸息肉未切除會增加大腸直腸癌的機率,50歲以上,有大腸息肉病史、大腸息肉家族史、大腸癌家族史、抽菸、喝酒、高脂肪飲食習慣、體重超重、缺乏運動者都是腸息肉的高危險群,應定期接受大腸鏡檢查。

胡煒明強調,大腸直腸癌病患年齡逐年下降,若排便習慣改變或有血便,不論顏色深淺,一定要接受檢查。

☆健康新聞不漏接,按讚追蹤粉絲頁
☆更多重要醫藥新聞訊息,請上自由健康網

不用抽 不用搶 現在用APP看新聞 保證天天中獎  點我下載APP  按我看活動辦法

網友回應

載入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