晴時多雲

限制級
您即將進入之新聞內容 需滿18歲 方可瀏覽。
根據「電腦網路內容分級處理辦法」修正條文第六條第三款規定,已於網站首頁或各該限制級網頁,依台灣網站分級推廣基金會規定作標示。 台灣網站分級推廣基金會(TICRF)網站:http://www.ticrf.org.tw

蚊蟲叮咬過敏 丘疹性蕁麻疹

2012/03/15 06:00

文/周彥吉

很多人都有被蚊蟲叮咬的經驗,尤其是夏天,到陰涼的地方走一回,手腳馬上出現一顆顆奇癢無比的紅豆冰,這個在皮膚醫學上,稱為丘疹性蕁麻疹。

丘疹性蕁麻疹多出現在四肢部位,且像蕁麻疹一樣會癢。除了蚊蟲叮咬外,有時天氣變化也會造成丘疹性蕁麻疹的表現。

蚊蟲叮咬的丘疹性蕁麻疹其實是一種過敏反應。

以蚊子為例,蚊子吸血時,會分泌含有多種蛋白質的唾液進入皮膚,有的蛋白質具有類似麻藥的作用,所以被叮時,不會覺得痛;有的則有防止血液凝集的功能,讓吸血的過程更順利。當皮膚對這些蛋白質產生過敏反應,就會形成丘疹性蕁麻疹。所以,並不是每個丘疹都是被叮咬的,而是這些過敏原經過血流擴散而陸續引起的過敏反應所造成。

由於每個人的體質不同,過敏反應的程度也有差異,過敏反應比較厲害的,丘疹數量就會比較多,有的人甚至還會起大水泡。

為什麼有人容易被蚊子咬?有的人卻不會?根據研究發現,蚊子是依靠氣味來偵查獵物。蚊子的觸角上有類似人類鼻黏膜的嗅覺細胞,牠們是靠這些細胞和空氣中的氣味分子結合來偵測獵物的存在。

科學家發現蚊子對一些分子特別敏感,例如,二氧化碳、乳酸,以及引朵等。其中二氧化碳是我們呼吸時排出的氣體,乳酸是來自皮膚表面細菌的代謝產物,而引朵是食物中的蛋白質分解後的代謝物,經汗液排至體外。或許這可以解釋體溫較高的人容易被蚊子叮的傳聞,因為體溫較高會加速氣味分子的揮發,因此比較容易被蚊子偵測到。

大多數的丘疹性蕁麻疹通常很快就會消,如果真的很癢可以局部擦藥膏幫助止癢,除非是範圍廣泛或是比較厲害的過敏反應才需要以口服的藥物治療。

不過預防勝於治療,注意環境清潔,避免蚊蟲孳生;去郊外可事先擦上防蚊液,才是避免丘疹性蕁麻疹之道。

(作者為台北芯悅皮膚科診所院長)

☆健康新聞不漏接,按讚追蹤粉絲頁
☆更多重要醫藥新聞訊息,請上自由健康網

不用抽 不用搶 現在用APP看新聞 保證天天中獎  點我下載APP  按我看活動辦法

網友回應

載入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