晴時多雲

限制級
您即將進入之新聞內容 需滿18歲 方可瀏覽。
根據「電腦網路內容分級處理辦法」修正條文第六條第三款規定,已於網站首頁或各該限制級網頁,依台灣網站分級推廣基金會規定作標示。 台灣網站分級推廣基金會(TICRF)網站:http://www.ticrf.org.tw

口腔癌治療成果 台大優於美國

2012/03/06 06:00

記者王昶閔/台北報導

「吸菸26年竟讓我得到舌癌,整根舌頭切除。」48歲的李先生怎麼也想不到,不過是每天吸一包菸,竟然讓他人生從彩色轉為黑白,癌細胞侵犯他的舌頭,歷經兩度開刀將舌頭完全切除,如今只能吃流質食物,說話也受到很大影響。

一般民眾只知道檳榔會導致口腔癌,卻不知道吸菸導致的口腔癌也不少見。台灣口腔癌的發生率全球第一,罹癌者多半是中壯年人,不少人延誤就醫,不只臉部、舌頭被大範圍切除保命,部份晚期患者,最後腫瘤還可能潰爛發臭,必須忍受外界歧視的眼光,身心備受煎熬,處境堪憐。

李先生的舌癌還算是早期發現,他在兩年前被診斷出第二期舌癌,但他這輩子很少吃檳榔,也不常喝酒,即使有喝也只是偶爾小酌,唯一的不良嗜好就是每天要抽上一包的菸,菸的致癌性,卻遠遠高過他的想像。為了保命,他開刀切除部份舌頭,但不到一年癌細胞又復發,令他無法吞嚥,下巴也可摸到硬塊,只好再次開刀,將整根舌頭切除,並接受化療與放療。

李太太昨表示,當時癌症復發時,丈夫原本想要放棄,當他轉診到台大醫院治療後,醫師不但耐心檢查,並鼓勵他們說,有機會就不要放棄,還是有一些治療可以選擇,讓他們深受感動,並決定配合醫師治療。

台灣的口腔癌發生率是全球第一,每10萬男性有28.48人罹患口腔癌,但口腔癌的治療成果也領先全球,以台大醫院為例,1到4期的5年存活率分別是87.8%、85.9%、76.1%、55.3%,所有的病患中,有高達7成存活超過5年,遠遠超過美國的平均治療成果。

台大醫院耳鼻喉部主治醫師婁培人指出,口腔癌是國人男性50到54歲發生率最高的癌症,9成以上是嚼食檳榔與吸菸導致,吸菸與嚼檳榔者應定期接受口腔黏膜檢查,且即便戒菸與檳榔後,也需要定期檢查,因為多年後還是可能會發生口腔癌。一旦口腔內部有兩週以上無法癒合的傷口、潰瘍,口腔內部有硬塊或紅白斑,拔牙傷口持續不癒合時,都可能是口腔癌疑似症狀,應儘早就醫檢查。

台大醫院耳鼻喉部主治醫師柯政郁指出,台灣口腔癌最常見的就是舌癌,其次就是西方很少見的臉頰癌,主要就是檳榔的纖維長期摩擦刮傷口腔導致,此外,尖銳的蛀牙以及不合的假牙,也會刮傷口腔黏膜與舌頭,也可能導致臉頰癌與舌癌,應及早請牙醫師協助改善,降低罹癌風險。

☆健康新聞不漏接,按讚追蹤粉絲頁
☆更多重要醫藥新聞訊息,請上自由健康網

不用抽 不用搶 現在用APP看新聞 保證天天中獎  點我下載APP  按我看活動辦法

網友回應

載入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