晴時多雲

限制級
您即將進入之新聞內容 需滿18歲 方可瀏覽。
根據「電腦網路內容分級處理辦法」修正條文第六條第三款規定,已於網站首頁或各該限制級網頁,依台灣網站分級推廣基金會規定作標示。 台灣網站分級推廣基金會(TICRF)網站:http://www.ticrf.org.tw

高中生尿床 抗利尿激素荷爾蒙失調

2012/03/06 06:00

▲尿床原因很多,儘早找出原因即可對症下藥,容易尿床者,晚上就要控制飲水量,可以睡前不喝水是最好。該圖為情境照,圖中人物非本文當事人。(記者張聰秋攝)

記者張聰秋/彰化報導

尿床並非幼兒專利,彰化縣一名17歲高中生還會尿床,家長氣炸,責罵孩子個性慵懶、愛賴床,才會導致尿床,男高中生怕同儕發現也不敢外宿,經就醫檢查,醫師診斷出男學生是因為抗利尿激素的荷爾蒙分泌失調才尿床,給予藥物治療,並改掉睡前喝水的習慣,終於讓男高中生擺脫尿床困擾。

彰化基督教醫院泌尿外科醫師王百孚表示,在正常情況下,3、4歲以後的小朋友就不會尿床,尿床機率隨年紀增長遞降。醫學統計,國小到國中階段尿床發生率約2%,高中階段發生率低於1%,上了大學甚至成年不到千分之1。

王百孚指出,尿床視每週尿床天數區分為原發性和偶發性,偶發性久久才發生一次,當事人可能太累出現嬰兒型睡眠,睡到當事人連想尿尿感覺都沒有而突然尿床,這時家長應該幫孩子找出沉睡原因,而不是指責。

不過,如果屬於原發性尿床,尿床持續一段時間、發生次數頻繁,嚴重者連睡午覺都會發生,很可能與腦下垂體後葉分泌的抗利尿激素的荷爾蒙失調有關,跟個性、愛賴床都扯不上關係。

人到了青春期還在尿床,有人擔心藥物對正值發育期的少年會不會有副作用,網路也流傳治療尿床要開腦,對此,王百孚表示,這些傳聞都是子虛烏有不要相信,尿床原因很多,如果不是膀胱無力、糖尿病、細菌感染或攝護腺肥大等引起,或是睡前喝水過量,只是單純抗利尿激素的荷爾蒙失調導致尿床,臨床治療藥物只是讓抗利尿素激素分泌正常,對腦部不會產生副作用。

有青少年因為尿床產生偏差行為,王百孚說,有國中生怕被家人罵,長期隱瞞尿床事實,直到其床舖底下被找出一堆帶尿騷臭的內褲,其家人驚覺事態嚴重才就醫,但孩子因此造成的做事畏縮、人際關係差等等,則在一時間很難導正過來。

王百孚建議民眾,要改變孩子尿床,家長態度最重要,指責無濟於事,如果孩子到了5、6歲都還在尿床,就不妨讓孩子到醫院做檢查,找出真正原因對症下藥,才不會影響孩子的心理健康。

☆健康新聞不漏接,按讚追蹤粉絲頁
☆更多重要醫藥新聞訊息,請上自由健康網

不用抽 不用搶 現在用APP看新聞 保證天天中獎  點我下載APP  按我看活動辦法

網友回應

載入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