晴時多雲

限制級
您即將進入之新聞內容 需滿18歲 方可瀏覽。
根據「電腦網路內容分級處理辦法」修正條文第六條第三款規定,已於網站首頁或各該限制級網頁,依台灣網站分級推廣基金會規定作標示。 台灣網站分級推廣基金會(TICRF)網站:http://www.ticrf.org.tw

寒流一波波 別讓心臟病找上門

2012/01/18 06:00

文/劉俊廷

冬季寒流一波波來襲,加上陰雨的濕冷空氣,讓人瑟縮。寒冷的溫度容易讓周邊血管收縮,血管阻力及血壓跟著上升。原本控制不錯的高血壓患者經常可以發現血壓也在冬天突然飆高。

若又吃火鍋、薑母鴨,燒酒雞等高熱量、高鹽分的食物,再加上懶得動,不僅體重直線上升,血壓也易上升,並加重心血管的負荷,引發心臟病、腦中風。

急性心肌梗塞 冬天最好發

◎根據流行病史的調查顯示,急性心肌梗塞的發生有以下的趨勢:

●一年內的發作高峰以冬天最好發。

●一週中的發作高峰以星期一最好發。

●一天的發作通常在起床後2到3小時內,高峰在上午6時至中午期間,另一高峰在傍晚時刻。

●大多發生在休息或輕度至中度運動的平常活動中,約10%至15%發生在劇烈活動或情緒激動時。

●1/2的死亡率,其中死亡病患中,有1/2是到院前就死亡。死亡時間多在發生後2小時內,最常見的原因是心室纖維顫動。

◎常見的心臟病發症狀包括:

●像大石頭壓在胸口,令人窒息的胸悶、恐慌、呼吸困難、心悸、冒汗、噁心、嘔吐、臉色蒼白、全身無力。

●症狀可能延伸到肩、上臂、頸部、喉處或上腹部。

應適度運動 促進血液循環

◎危險因子包括:

●年齡老化,男性大於45歲、女性大於55歲。

●心肌梗塞家族史。

●男性。

●肥胖、男性腰圍大於90公分、女性大於80公分。

●高血脂。

●糖尿病。

●高血壓。

●吸菸。

●不運動、熬夜、壓力、生活作息不正常等。

◎建議心血管疾病患者應注意以下事項:

●心情愉快,避免生氣及發怒。

●注意飲食,少鹽、少糖、少油,多吃蔬果及及纖維質。

●注意保暖。

●適度運動,可以加速新陳代謝,促進血液循環,並增加肌肉與血管的彈性。

●戒菸、戒酒。

運動時,若有胸悶等不適症狀,千萬不要再逞強,應休息並找心臟內科醫師諮詢。

有冠狀動脈病史等心肌梗塞高危險群患者,一旦突然出現胸痛、呼吸困難、心悸、冒冷汗發作症狀時,應立即休息,坐下或躺著服用硝化甘油舌下含片(常俗稱救心),幫助血管擴張,若症狀無法緩解,應迅速就醫。

每到冬天氣溫變化大,是急性心肌梗塞較好發的季節。平時要保養、保暖,控制血壓與其他危險因子。

(作者為三軍總醫院心臟內科主治醫師)

☆健康新聞不漏接,按讚追蹤粉絲頁
☆更多重要醫藥新聞訊息,請上自由健康網

不用抽 不用搶 現在用APP看新聞 保證天天中獎  點我下載APP  按我看活動辦法

網友回應

載入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