晴時多雲

限制級
您即將進入之新聞內容 需滿18歲 方可瀏覽。
根據「電腦網路內容分級處理辦法」修正條文第六條第三款規定,已於網站首頁或各該限制級網頁,依台灣網站分級推廣基金會規定作標示。 台灣網站分級推廣基金會(TICRF)網站:http://www.ticrf.org.tw

加州理工研究:用塑膠瓶飲水 可能增糖尿病風險

2024/06/27 09:49

每天飲用塑膠瓶裝水?你可能正在增加糖尿病風險;圖為情境照。(圖取自freepik)

〔編譯陳成良/綜合報導〕英國《獨立報》26日報導,加州理工州立大學(California Polytechnic State University)研究團隊近日發表的一項突破性研究顯示,塑膠瓶中的化學物質可能增加罹患第二型糖尿病的風險。這項研究於6月25日發表在《糖尿病》(Diabetes)期刊上。

據報導,研究發現,用於製造食品和飲料包裝的化學物質雙酚A(BPA)可能降低人體對胰島素的敏感性,進而影響糖代謝。這是首次直接證實BPA攝入會增加成年人罹患第二型糖尿病風險的研究。

研究人員隨機分配40名健康成年人接受安慰劑或每公斤體重約50微克的BPA,相當於美國環境保護署(EPA)目前認定的安全劑量。結果顯示,接受BPA的參與者在4天後對胰島素的反應降低,而安慰劑組則未出現此變化。

先前的研究已經表明,用於製造塑膠和環氧樹脂的化學物質 BPA 可能會破壞人體荷爾蒙。雖然研究已將 BPA 與糖尿病聯繫起來,但先前沒有研究直接評估人類使用這種化學物質是否會增加成人的這種風險。

加州理工州立大學的研究人員在聲明中表示,這些發現提供了直接證據,顯示BPA攝入可能增加第二型糖尿病風險。他們呼籲EPA重新考慮BPA的安全劑量標準,並建議醫療人員向患者提出相關建議。

研究人員建議,可以透過使用不銹鋼或玻璃瓶,以及選擇不含BPA的罐頭等方式來減少BPA暴露,從而降低糖尿病風險。

另一項於2024年6月發表在《生態環境與健康》(Eco-Environment & Health)期刊的研究也發現,暴露於陽光下的塑膠水瓶可能釋放有害化學物質,包括已知的致癌物質如正十六烷(n-hexadecane)。這些發現凸顯了嚴重的健康風險,呼籲制定更嚴格的行業規範。

美國糖尿病協會(ADA)首席科學和醫療官加貝(Robert Gabbay)表示:「這只是開始,我們需要制定明智的公共衛生建議和政策。」

☆健康新聞不漏接,按讚追蹤粉絲頁
☆更多重要醫藥新聞訊息,請上自由健康網

不用抽 不用搶 現在用APP看新聞 保證天天中獎  點我下載APP  按我看活動辦法

網友回應

載入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