晴時多雲

限制級
您即將進入之新聞內容 需滿18歲 方可瀏覽。
根據「電腦網路內容分級處理辦法」修正條文第六條第三款規定,已於網站首頁或各該限制級網頁,依台灣網站分級推廣基金會規定作標示。 台灣網站分級推廣基金會(TICRF)網站:http://www.ticrf.org.tw

〈林靜芸專欄〉醫美安全有效 整形主要考量

2011/10/23 06:00

文/林靜芸

醫學美容泛指醫療性的抗衰老,包括局部塗抹藥品、非侵襲性雷射、微侵襲性注射、美容手術等。

人們在生活滿足後,才會編列醫美預算,金融海嘯期間,美國美容外科醫學會以及醫學美容學會針對醫師與消費者統計,發現2008年及2009年,手術式的整形減少16.7%(以往每年增加7%),非手術性整形在2008年及2009年只增加0.6%(以往每年增加23%)。

原本打算接受醫學美容但沒有實行的消費者中,73%將該計劃延期至1或2年後,27%將預定的拉臉等高消費規劃改為脈衝光等低消費行為。

經濟衰退期間,消費者重視每塊錢的投資報酬,對於採取何種方法美容,強調效果與持久性,因而消費行為兩極化,永遠有效的雙眼皮、隆鼻、提乳、拉肚皮等手術有固定的擁護者(15%),原因是經濟不景氣,消費者意識到無法年年編列預算,一次投資、終身有效的手術受精打細算的人喜愛!

另一極的消費者(85%)偏好微侵襲性的臉部美容,與一般消費行為不同,當被問及選擇何處或何種治療時,消費者認為重要性順序依次為:

●醫師的訓練背景及對治療的純熟度

●治療的持久度

●治療的收費

●侵襲性

●醫師推薦

●是否能達到美容的效果

●恢復時間

●效果出現時間

從以上的報告可見消費者重視的是效果及安全,因而醫師的技術及知識被列為第一重要;治療的持久度列在第二位,至於收費則排在第三位!經濟衰退或荷包縮水是事實,消費者決定醫學美容時,仍然以效果持久度作為優先考量!

以往的醫學由專家們躲在實驗室研發,引領市場走向!微整形出現之後,消費者決定產品的銷路,可以預見的是,「沒有侵襲性、長期有效、隨時可逆轉」的產品即將問世,屆時我們的臉型與髮型一樣,隨時可轉換,人類即將開啟歷史的另一章節!

(作者為台北聯合整形外科診所醫師)

☆健康新聞不漏接,按讚追蹤粉絲頁
☆更多重要醫藥新聞訊息,請上自由健康網

不用抽 不用搶 現在用APP看新聞 保證天天中獎  點我下載APP  按我看活動辦法

網友回應

載入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