晴時多雲

限制級
您即將進入之新聞內容 需滿18歲 方可瀏覽。
根據「電腦網路內容分級處理辦法」修正條文第六條第三款規定,已於網站首頁或各該限制級網頁,依台灣網站分級推廣基金會規定作標示。 台灣網站分級推廣基金會(TICRF)網站:http://www.ticrf.org.tw

不孕症名醫 收藏避孕器

2011/10/11 06:00

▲形狀特殊的避孕器成為教學及臨床上的教材。(記者楊菁菁攝)

記者楊菁菁/高雄報導

▲郭鴻璋呼籲避孕器在子宮內五年後,最好取出。(記者楊菁菁攝)

醫師多半喜歡收藏名畫、精品,但也有比較奇特的收藏。專治不孕症名醫郭鴻璋收集二十多種、上百個避孕器,而這些避孕器都來自於婦女子宮內,甚至連埋在子宮內四十多年的古早避孕器都有。

郭鴻璋笑說,這些避孕器多半是教學或是看診時活教材,而且真的是活生生從婦女子宮內取出的。

很多婦女裝了避孕器後,過了安全期限仍未到醫院取出,久而久之就忘記了。臨床上,他在替病患進行超音波檢查時,經常會看到避孕器的蹤影,追問之下發現,有的人還記得體內有避孕器,但覺得沒有立即取出的必要性,一拖再拖就過了好幾年,而有些人則是根本忘記體內有避孕器存在。

這些已經「過期」避孕器存留在子宮內,對病患來說絕對有害無益,郭鴻璋建議唯一的方法就是取出,因此,取出後才發現有很多古早的避孕器,有些甚至是連醫學院學生上課時都少見的避孕環。

郭鴻璋為了學術及臨床需要,取出這些埋在子宮許久的避孕器後,必須先刮除沾黏在避孕器上的血肉,然後泡在消毒水中一天,才能收藏保存。

郭鴻璋目前所收集二十多種、上百個避孕器,其中最古老的是避孕環,這是40、50年代最常使用的避孕器,目前國際間無人使用避孕環;郭鴻璋分別在兩位6、70歲阿嬤子宮內取出避孕環,其中一個整圈都是金屬材質。最多的就是含銅避孕器,如銅七、銅T等,但因為生產廠商不同,設計不同形狀,還有像是三度空間百合花形狀的含銅避孕器。

郭鴻璋強調,其實避孕器道理就是在子宮內放入異物,讓子宮腔產生發炎反應,藉此來達成殺精避孕目的;其實,早在西元前2千年,古埃及人就曾經以石頭塞入母駱駝子宮內,以防止牠們在沙漠旅途中懷孕而造成不便。

現代夫妻常用的避孕方法有保險套、避孕藥及裝置避孕器,裝置避孕器要經過婦產科醫師檢查過後,裝置在子宮內適當的位置。郭鴻璋提醒,免疫不全、對銅離子過敏、曾感染過性病、子宮畸形的病人,都不適合裝置避孕器,怕會因此增加子宮發炎感染機率;有些人裝置避孕器之後會出現某些副作用,如經血量增多、經期增長,有的人甚至還會頭痛,腰痛…等等。這些症狀都是因每個人的體質不同,而有所差異,須注意。

☆健康新聞不漏接,按讚追蹤粉絲頁
☆更多重要醫藥新聞訊息,請上自由健康網

不用抽 不用搶 現在用APP看新聞 保證天天中獎  點我下載APP  按我看活動辦法

網友回應

載入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