晴時多雲

限制級
您即將進入之新聞內容 需滿18歲 方可瀏覽。
根據「電腦網路內容分級處理辦法」修正條文第六條第三款規定,已於網站首頁或各該限制級網頁,依台灣網站分級推廣基金會規定作標示。 台灣網站分級推廣基金會(TICRF)網站:http://www.ticrf.org.tw

難受孕 疑巧克力囊腫惹禍

2011/08/23 06:00

記者蘇金鳳/台中報導

一名女子跟男友在一起6年,雖有親密關係卻一直未受孕,到醫院檢查確診為卵巢長了巧克力囊腫,經手術取出後不到4個月就懷孕。

一對30歲不到的情侶,今年2月到澄清醫院生殖醫學中心求診,指出兩人雖未婚但已有親密關係,父母親希望兩人「先有後婚」,但6年來女朋友一直未受孕,父母認為女朋友可能不能生小孩,竟然開始反對他們交往。

澄清醫院生殖醫學中心主任謝昌興先對女子進行超音波檢查,赫然發現在她的左側卵巢長了一顆約6公分的巧克力囊腫,經安排腹腔鏡微創手術取出囊腫,到6月間就傳出懷孕的消息,兩人高興得立即拍了婚紗照,準備在龍年生下小寶貝。

謝昌興表示,「巧克力囊腫」是指原應在子宮內的子宮內膜跑到卵巢部位生長,隨著每個月週期荷爾蒙的變化,這些異位的子宮內膜每個月也會出血,卻無法流出體外,長期留滯造成卵巢脹大,外觀上類似卵巢囊腫,而因呈暗褐色的黏稠液,類似巧克力,因此稱為「巧克力囊腫」。

謝昌興表示,罹患巧克力囊腫的女性,初期不一定有不適症狀,但大多會有次發性經痛的經驗,嚴重者會出現月經失調、慢性骨盆腔疼痛、性交痛、不孕、甚至囊腫破裂造成急性骨盆腔疼痛等症狀,由於子宮內膜異位症最好發的年齡層,是在生育階段的女性,因此對生育能力造成很大影響。

手術後終傳好消息

謝昌興表示,女性的不孕症中,約有40%是子宮內膜異位症,而巧克力囊腫就是子宮內膜異位症的一種,而罹患子宮內膜異位症的婦女,因嚴重度不同,約有50%會因而不孕。謝昌興表示,不避孕情況下,如果1年內沒受孕,就是不孕症,最好男女一起接受檢查,以現代生殖醫學科技,讓不孕男女成功懷孕已不是難事。

☆健康新聞不漏接,按讚追蹤粉絲頁
☆更多重要醫藥新聞訊息,請上自由健康網

不用抽 不用搶 現在用APP看新聞 保證天天中獎  點我下載APP  按我看活動辦法

網友回應

載入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