晴時多雲

限制級
您即將進入之新聞內容 需滿18歲 方可瀏覽。
根據「電腦網路內容分級處理辦法」修正條文第六條第三款規定,已於網站首頁或各該限制級網頁,依台灣網站分級推廣基金會規定作標示。 台灣網站分級推廣基金會(TICRF)網站:http://www.ticrf.org.tw

誤認扭傷隨便喬 就醫才知是骨折

2011/08/04 06:00

▲骨科醫師張肇斌指出,X光檢查後發現是右足外踝骨折(筆指處)。(記者謝鳳秋攝)

記者謝鳳秋/台中報導

60歲的王姓婦人不慎扭傷右足踝,找國術館師傅「喬」,一個月後,右足踝持續腫脹、疼痛到無法行走,至骨科就診X光檢查發現是右足外踝骨折,且已形成骨痂,打石膏固定及復健後,目前已可緩步行走。

王姓婦人2個月前買菜途中,不小心傷了右腳踝,她說:「沒想到竟是骨折,我真的太大意了。」

一開始她以為只是扭到,後來因為腳走路不容易受力,還會痛,而到坊間國術館請師傅「喬一喬」,但經過推拿及外敷藥物治療1個月,還是很不舒服,才決定到豐原醫院檢查。

骨科醫師張肇斌指出,王姓婦人就醫時整個足踝水腫,外踝有明顯壓痛,且無法行走,進一步給予X光檢查,發現是「外踝穩定性骨折」。

幸運的是,骨折處沒有進一步錯位,已經有骨痂,不需另外進行手術固定,建議讓足部打上石膏休息,先避免行走,接著做復健即可。經一個月的持續門診追蹤治療,王姓婦人已可緩步短距離行走。

張肇斌說,坊間很多國術館提供民俗療法,民眾基於方便,碰到四肢痠痛、跌倒損傷或扭傷,習慣去「喬一喬」,往往過了一陣子沒效果才會到醫院檢查,因而延誤了治療的最佳時機,有時甚至會使原本病情穩定的骨折,「喬」得不穩定或形狀改變,需要進一步手術矯治。

張肇斌也指出,年輕人若有長期的骨頭疼痛可能是骨腫瘤,長時間亂「喬」,不但延誤治療,還可能造成無可彌補的缺憾,建議民眾四肢扭傷或創傷時,先尋求醫師專業診斷,確定沒有骨折,並排除一些嚴重病況,比較安全。

☆健康新聞不漏接,按讚追蹤粉絲頁
☆更多重要醫藥新聞訊息,請上自由健康網

不用抽 不用搶 現在用APP看新聞 保證天天中獎  點我下載APP  按我看活動辦法

網友回應

載入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