晴時多雲

限制級
您即將進入之新聞內容 需滿18歲 方可瀏覽。
根據「電腦網路內容分級處理辦法」修正條文第六條第三款規定,已於網站首頁或各該限制級網頁,依台灣網站分級推廣基金會規定作標示。 台灣網站分級推廣基金會(TICRF)網站:http://www.ticrf.org.tw

寶寶正確服藥 仍須細心照顧

2011/07/19 06:00

文/蘇聿懋

「吃對了藥,小寶貝的病就好得快嗎?」

當小寶貝出現不舒服症狀時,有可能是感染病毒、細菌等,進而造成一連串發炎反應。這些發炎可能會對身體黏膜造成不同程度的傷害。如腸胃道黏膜的受損,易有拉肚子和肚子痛等症狀;呼吸道黏膜受損,易有流鼻水和咳嗽等症狀;皮膚黏膜受損,易有濕疹和蕁麻疹等症狀,這是第一次傷害(病毒或細菌)。

治療感冒的藥品,有些非類固醇類抗發炎藥物,會對黏膜細胞,尤其腸道黏膜造成傷害,加上小寶貝的腸道黏膜尚未完整發育。

感冒時,體內的黏膜因為感染而被破壞,又因治療使用的藥物造成再次傷害,所以感冒後,常容易仍久咳不癒、腸道不適。

黏膜受損後,會造成拉肚子、流鼻水、咳嗽等症狀,而人體黏膜最多的組織是腸胃道,它的保護力是需要最好的。

腸胃道不只是營養的吸收,還有阻擋外界來的病菌等功能。根據醫療文獻報導指出,人體的腸胃道黏膜若發炎、感染,甚至於過敏等症狀,腸胃道黏膜正常的排列組合極可能被破壞,造成許多如病菌、發炎物、蛋白質及過敏原等,進入體內,造成更複雜的體內疾病反應,這種狀況有學者稱為「腸漏症(leaky gut syndrome)」。

人體一旦受到外界病毒、細菌破壞時,體內的免疫機制馬上就開始保護主人,倘若生病時腸胃不好,此時任何疾病都有可能從輕症轉至重症。

◎該如何照顧小寶貝?

臨床經驗發現,在正確服藥後,注意以下幾點,可以縮短病程、減輕不適。

●飲食要清淡:由複雜(蛋白質類)變簡單(碳水化合物類),由多樣變單樣,甚至於需要禁食幾餐。

●酸鹼值要平衡:病菌來襲,「大軍」出,「殘骸」竟是酸性物,因此感冒時,需大量補充水分,可以飲用鹼性水或者運動飲料加水稀釋(1:1)中和體內的酸性物質;喝溫水也比喝冷水好。

●益生菌要增加:修復受傷組織及減少毒素堆積腸道、免疫、過敏系統才會強,好處多多。

●胺基酸(如麩醯胺酸)的攝取:研究顯示,可以直接修復黏膜組織,適量補充可增加免疫力。

●作息正常睡眠足:讓細胞修復順利。

(作者為台北市欣佰聖聯合診所小兒科專科醫師)

☆健康新聞不漏接,按讚追蹤粉絲頁
☆更多重要醫藥新聞訊息,請上自由健康網

不用抽 不用搶 現在用APP看新聞 保證天天中獎  點我下載APP  按我看活動辦法

網友回應

載入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