晴時多雲

限制級
您即將進入之新聞內容 需滿18歲 方可瀏覽。
根據「電腦網路內容分級處理辦法」修正條文第六條第三款規定,已於網站首頁或各該限制級網頁,依台灣網站分級推廣基金會規定作標示。 台灣網站分級推廣基金會(TICRF)網站:http://www.ticrf.org.tw

大馬旅遊飲羊乳 婦染布氏桿菌

2011/07/13 06:00

記者洪素卿/台北報導

赴東南亞旅遊,記得乳品加熱後再喝!一名女性到馬來西亞參加修行旅遊,回國後感到輕微肌肉痠痛,原本她不以為意。直到同行團員來電告知,同團的人幾乎都感染了「布氏桿菌」,禍首懷疑就是修行期間飲用的羊乳。

疾病管制局疫情中心主任莊人祥提醒,布氏桿菌多半是藉生食遭汙染的乳品所致,建議到國外旅遊,乳品類不要「現擠現喝」。

莊人祥指出,這名女性所參加的修行旅遊團只有她是台灣人,由於其他同團友人病發在當地就醫,結果除了其中一人排除外,其餘均確認感染布氏桿菌,經友人電話告知她。

這名女性由於回台後,僅感到輕微的肌肉疼痛,在接獲友人電話前並沒有就醫治療,接到電話後才驚覺有異,就醫診治後,由醫師通報。

莊人祥解釋,布氏桿菌感染症狀並不典型,有些人只是輕微發燒、食慾不振,也有人會嚴重出現肝、脾腫大等症狀。由於沒有專一特徵症狀,不容易診斷,患者甚至有時候會被誤為結核病;即使在國外也是很難診斷。該病潛伏期也很長,一般是2週到4週,也可能是短到1週、或是長到8週。

我國國內病例首次紀錄出現在1978年,由台大醫院通報。今年5月,在間隔33年後,才又通報一例布氏桿菌感染案例,但短短兩個月間、我國今年已經累計3例布氏桿菌感染,除了其中一人是在北非旅遊回國後發病,其餘兩人則是赴馬來西亞旅遊遭感染。33年沒有出現的細菌,為何今年一連3例?莊人祥推測,主要是因為公布首例病例後,經過媒體廣為宣導,讓臨床醫師更具警覺性。

☆健康新聞不漏接,按讚追蹤粉絲頁
☆更多重要醫藥新聞訊息,請上自由健康網

不用抽 不用搶 現在用APP看新聞 保證天天中獎  點我下載APP  按我看活動辦法

網友回應

載入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