晴時多雲

限制級
您即將進入之新聞內容 需滿18歲 方可瀏覽。
根據「電腦網路內容分級處理辦法」修正條文第六條第三款規定,已於網站首頁或各該限制級網頁,依台灣網站分級推廣基金會規定作標示。 台灣網站分級推廣基金會(TICRF)網站:http://www.ticrf.org.tw

咬指甲 傷指甲傷牙齒也傷自信心

2011/06/09 06:00

▲咬過的指甲通常過短而有不規則及粗糙的斷面,容易有甲溝炎的產生。(照片提供/王綺嫻)

文/王綺嫻

你是否注意過多久剪一次手指甲?依照手指甲的生長速度,應該一到兩星期剪一次手指甲,但是有些病人告訴我,他們從來不用剪指甲,因為他們都用咬的。

有一次我在捷運上看到一個高中女生很專心仔細地在咬指甲,每一個手指甲都不放過。為什麼有些人會咬指甲?咬指甲又會產生什麼其他的問題呢?

根據統計,7歲到10歲的小朋友中,有28%到33%有咬指甲的行為,青少年大約有45%的人會咬指甲。在18歲以後,咬指甲的比例會漸漸下降,但仍有部分成人還有咬指甲的習慣,主要是咬手指甲,而且十指都咬。

咬指甲造成的影響可以分為兩部分,一部分是對指甲的傷害,另外就是對牙齒的影響。

●在指甲方面,咬過的指甲通常過短而有不規則及粗糙的斷面,容易有甲溝炎的產生。此外,唾液會使得指甲的甲板過度軟化、出現皺皺的紋路,甚至片狀剝落,指甲周圍的皮膚也會出現脫皮的現象,以及產生小傷口,增加二度細菌感染的風險。

●在牙齒及口腔方面,咬指甲的習慣可能會導致牙齦被指甲弄傷、前排牙齒的咬合問題、口腔內的細菌菌種變化,以及二度細菌感染等問題。

大部分的小朋友在缺少安全感的環境,以及感受到壓力的時候,咬指甲的次數會增加,咬指甲可以減輕他們焦慮、恐懼以及寂寞的感覺,和沒有咬指甲習慣的小朋友相比,會咬指甲的小朋友有比較高的比例有情緒方面及行為方面的問題,例如分離焦慮等。

大部分的家長會嚴格禁止小朋友咬指甲,甚至因此責罵或處罰小朋友,這些高壓禁止的處理都只能收到短期的效果,建議多關心及觀察小朋友的行為,必要時,需要皮膚科及身心科醫師共同治療。

身心科醫師可以幫助小朋友改善有關情緒及行為的控制,皮膚科醫師則進行對指甲的治療,因為不完整的指甲會藏污納垢、增加感染的風險,也會讓病患失去自信,不敢伸出手,導致更大的壓力產生。

指甲的治療包括指甲周圍皮膚脫皮、修復傷口和塗抹指甲硬化劑,有些人也可以配戴人工甲片,讓指甲有機會重新完整地長出來。

(作者為新北市三峽恩主公醫院皮膚科主任)

☆健康新聞不漏接,按讚追蹤粉絲頁
☆更多重要醫藥新聞訊息,請上自由健康網

不用抽 不用搶 現在用APP看新聞 保證天天中獎  點我下載APP  按我看活動辦法

網友回應

載入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