晴時多雲

限制級
您即將進入之新聞內容 需滿18歲 方可瀏覽。
根據「電腦網路內容分級處理辦法」修正條文第六條第三款規定,已於網站首頁或各該限制級網頁,依台灣網站分級推廣基金會規定作標示。 台灣網站分級推廣基金會(TICRF)網站:http://www.ticrf.org.tw

遊大馬生飲羊奶 染布氏桿菌病

2011/05/25 06:00

記者王昶閔/台北報導

衛生署疾病管制局繼日前發布一起遊非洲吃生肉感染布氏桿菌病例後,昨日又發布一起病例,一名72歲馬來西亞女性華僑,日前回馬國探親時,曾生飲羊奶,疑似因此遭布氏桿菌感染,返國後發病。

絕跡33年 最近2週2起境外移入

根據疾管局紀錄,台灣首次記錄到的人類感染布氏桿菌病例是在1978年,患者為一名處理過布氏桿菌的實驗室工作者,沒想到隔了33年,最近兩週卻發現兩起境外移入病例。

疾管局副局長周志浩表示,這名馬來西亞女華僑在今年2月與3月間獨自回馬國探親,曾赴檳城等地旅遊,並飲用當地瓶裝未殺菌的生羊奶,返國後,在4月發病,因發燒合併脊椎痠痛等症狀後就醫,醫師診斷後安排住院,經檢驗後,確認感染布氏桿菌。

疾管局接獲醫師通報後,查詢國際相關疫情,發現在4月時,馬來西亞檳城某農場曾發現羊隻遭布氏桿菌感染,並有當地民眾因飲用該農場生產的未殺菌處理的生羊奶遭到感染,衛生單位並在羊乳中,檢出高傳染性的布氏桿菌,推測與此案有關。

至於上一起境外移入病例,則是北部一名54歲女性,因在2至3月份前往北非旅遊,途中曾吃過帶血的生牛肉、生羊肉與乳酪,與駱駝合照,回國後,在4月時出現發燒合併肝功能異常等症狀。

周志浩指出,布氏桿菌病為人畜共通傳染病,較少人傳人,病原菌存在感染動物的組織、血液、乳汁中,人類接觸、食用感染動物組織、乳製品,都可能受到感染,潛伏期可長達數個月。

疾管局呼籲民眾,若前往地中海地區、北非、東非、中東、中南美洲、東南亞等高風險地區旅遊,應避免接觸動物或生食動物肉、奶、乳酪、冰淇淋等食物。返國後,如果出現間歇性發燒、全身倦怠、出汗、腹痛、頭痛、背痛、四肢無力等症狀,應立即就醫,並主動告知醫師旅遊史及動物接觸史,以利醫師診斷。

☆健康新聞不漏接,按讚追蹤粉絲頁
☆更多重要醫藥新聞訊息,請上自由健康網

不用抽 不用搶 現在用APP看新聞 保證天天中獎  點我下載APP  按我看活動辦法

網友回應

載入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