晴時多雲

限制級
您即將進入之新聞內容 需滿18歲 方可瀏覽。
根據「電腦網路內容分級處理辦法」修正條文第六條第三款規定,已於網站首頁或各該限制級網頁,依台灣網站分級推廣基金會規定作標示。 台灣網站分級推廣基金會(TICRF)網站:http://www.ticrf.org.tw

過勞死?潛在心臟病更易致命

2011/05/02 06:00

▲經由心電圖的檢查,可提早診斷潛在的心臟疾病,而減少心臟性猝死的意外。(照片提供/謝其文)

文/謝其文

▲聽診等理學檢查,也有助辨別是否有心臟雜音等問題。(照片提供/謝其文)

「過勞死」是最近很受關注的議題。很多年輕的上班族突然間死亡,如果發現有超時上班的情況,就會被冠上「過勞死」這個名詞。然而,從醫學的觀點而言,真的是「過勞死」嗎?恐怕有待商榷,因為我們並沒有考量到「不過勞而死」的情形。

猝死心臟疾病多可診斷出來

事實上,有很多的猝死是在不過勞的情況下發生的,只是「過勞死」會有媒體的效益,而引起社會關注。

引發猝死的最大原因就是「心臟性猝死」,理論上,心臟性猝死與「過勞」、「不勞」並沒有很大的因果關係,反倒是沒有提早發現潛在的心臟病,會有致命威脅。

◎哪些情況可能發生心因性猝死?

●冠狀動脈疾病:約佔80%,致死原因是突然的冠狀動脈阻塞導致心肌缺氧,引發嚴重的心律不整,尤其是心室纖維性顫動。

●心肌病變:包括擴張性心肌病變佔10%、肥厚性心肌病變(2%)及心律不整性右心室心肌病變(2%),導致猝死的原因仍是各種致命性的心律不整。

●原發性的心臟電器生理疾患:如先天性「長QT症候群」,這是一種先天家族疾病,心電圖上的QT波延長,這些病患容易發生嚴重致命性心律不整,約佔1%。

另外一種遺傳性疾病「布魯加達」症候群,會引發多樣性心室性脈或心室纖維顫動而導致猝死;還有一種W-P-W(伍爾夫─巴金森─懷特)症候群,因心臟多一條或數條傳導神經,可因心房纖維顫動引發心室顫動而猝死。

●其他心臟疾病:如嚴重的主動脈瓣狹窄、二尖瓣脫垂、左心室肥厚、心肌炎、慢性心臟衰竭急性發作等,也是心因性猝死的原因。

以上所提可能導致猝死的心臟疾病,大多數可以事先診斷出來,只有少部分的人有前驅症狀如胸痛、呼吸困難、倦怠、心悸等,無症狀者經過詳細的理學檢查及一些儀器檢查也可找出元兇。

一般的心電圖可知有否心室肥大及基本心律不整,動態心電圖可記錄整天的不正常心律,運動心電圖可知道是否心臟缺氧與引發心律不整,動脈硬化檢測儀可了解動脈硬化和狹窄的程度;彩色都卜勒心臟超音波可看見心臟的結構,也可計算血行力學變化,更可測量左心室功能,若心射出率小於40%,猝死機會較大。所以,繁忙的上班族要擔心的不是過勞與否的問題,更重要的是,不要因為太忙而忽略了心臟方面的檢查。

(作者為新竹惠民聯合門診中心院長)

☆健康新聞不漏接,按讚追蹤粉絲頁
☆更多重要醫藥新聞訊息,請上自由健康網

不用抽 不用搶 現在用APP看新聞 保證天天中獎  點我下載APP  按我看活動辦法

網友回應

載入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