晴時多雲

限制級
您即將進入之新聞內容 需滿18歲 方可瀏覽。
根據「電腦網路內容分級處理辦法」修正條文第六條第三款規定,已於網站首頁或各該限制級網頁,依台灣網站分級推廣基金會規定作標示。 台灣網站分級推廣基金會(TICRF)網站:http://www.ticrf.org.tw

控制糖尿病
先從控制體重做起

2005/12/14 06:00

文/張宏猷

國內糖尿病患者若以盛行率四點二%計算,約有百萬人,糖尿病患人口之所以在近年來急遽攀升,與飲食西化所導致的肥胖有密不可分的關係。

要與糖尿病和平共處,掌控碳水化合物的攝取對糖尿病患極為關鍵,要兼顧「質與量」的雙重原則,控制每日「總醣量」的攝取為首要任務,因為「總醣量」將會直接影響到血糖的平穩程度,美國糖尿病學會(ADA)建議,總醣量的攝取量比所攝取的形式更為重要,且佔一天總熱量之的四十五%至六十五%,而蛋白質的攝取量可保持在熱量的十五%至廿%。

至於碳水化合物「質」的部分,建議採取「低GI」飲食,也就是以低醣、增加水溶性纖維的攝取方式,幫助控制血糖,也就是盡量攝取新鮮的蔬果、豆類、全麥麵包等,來加強血糖的控制。而水溶性纖維能延緩糖份和膽固醇的吸收,像大麥、豆類、胡蘿蔔、柑橘、亞麻、燕麥和燕麥糠等食物都富含此成份。

美國哈佛醫學院教授所組成的「Josline糖尿病醫學研究基金會」,在二○○五年也針對體重過重的糖尿病患或是此病高危險群,提供了最新營養治療方針,建議他們,每天最好降低熱量攝取二百五十至五百大卡,因為在減少熱量攝取之餘,增加蛋白質的攝取量,並搭配健康的油脂攝取(飽和脂肪酸必須小於總熱量的十%),可以降低病患的飢餓感,避免在減重的過程中,造成肌肉組織的流失。

因此超重的糖尿病患者可考慮採取「低醣、低油、高蛋白、高纖維」的飲食原則,也就是每日總熱量應有四十%來自碳水化合物,廿%至卅%來自蛋白質,卅%至卅五%來自脂肪,膳食纖維的攝取每天至少要達到廿至卅五公克。

不過,不是每個體重過重的糖尿病患都適合增加蛋白質的攝取比率,例如有糖尿病腎病變患者便不合適,所以可與營養師及醫師討論規劃適合個人狀況的飲食治療計畫。

(本文作者為長庚紀念醫院新陳代謝科醫師)

☆健康新聞不漏接,按讚追蹤粉絲頁
☆更多重要醫藥新聞訊息,請上自由健康網

不用抽 不用搶 現在用APP看新聞 保證天天中獎  點我下載APP  按我看活動辦法

網友回應

載入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