晴時多雲

限制級
您即將進入之新聞內容 需滿18歲 方可瀏覽。
根據「電腦網路內容分級處理辦法」修正條文第六條第三款規定,已於網站首頁或各該限制級網頁,依台灣網站分級推廣基金會規定作標示。 台灣網站分級推廣基金會(TICRF)網站:http://www.ticrf.org.tw

小朋友打鼾 應就醫檢查

2011/01/07 06:00

文/王雅欣

某次餐敘中巧遇隔壁的王太太,她提起自己5歲大的兒子,剛出生時就發現睡覺呼吸音比較大聲,當時沒太在意這個問題,沒想到小朋友一天天長大,睡覺的呼吸音也越來越大聲,這才驚覺原來是打鼾聲。

她仔細觀察小朋友,還會出現有如驚嚇般的肢體抽動,王太太剛開始以為是小朋友做噩夢,但是發現發作的頻率越來越密集,王太太開始疑惑:小朋友睡覺時打鼾,到底是不是代表睡得很熟很香甜?

◎為什麼會打鼾?

根據耳鼻喉科醫師指出,打鼾的原因主要是呼吸道結構出現異常,常見在小朋友口腔兩側的扁桃腺肥大,以及鼻咽部的腺樣體增殖,進而使呼吸道有部分受阻塞,當睡眠時呼吸無法保持順暢,便會造成每晚的鼾聲連連。

◎有什麼影響?

根據統計,有5%到15%的小朋友會出現習慣性打鼾,而打鼾最常見的年紀則以4至9歲為主,當小朋友打鼾嚴重時,約10%容易併發阻塞型睡眠呼吸中止症侯群,而輕微打鼾的小朋友,有可能造成睡眠品質不良、睡得不安穩,造成白天注意力缺乏、學習力降低,甚至會因為干擾生長激素分泌,而導致發育不良,或是因為呼吸不順暢造成長期缺氧現象,以致加重心肺系統的負擔。

◎該怎麼辦?

美國小兒科醫學會建議,任何一位睡覺會打鼾的小朋友,都應該接受醫師詳細檢查,以評估是否有睡眠呼吸疾患。若您的小孩有習慣性打鼾或睡覺時有張口呼吸的情形,都應該帶他到睡眠門診,給醫師做詳細檢查,並且視情況由醫師進一步安排多頻道睡眠分析儀檢查,以幫助診斷是否有阻塞型睡眠呼吸中止症,以及夜間血氧濃度下降情形。

◎如果有阻塞型睡眠呼吸中止症,該如何治療?

根據美國小兒科醫學會在2002年兒童阻塞性睡眠呼吸中止症的臨床診斷及治療指引中,把扁桃腺切除術及腺樣體切除術作為大多數兒童的第一線治療方式。但是對於極度肥胖的小朋友,單純切除扁桃腺及腺樣體也許仍然不足以改善阻塞型睡眠呼吸中止症的情況,原因是舌頭及咽喉部黏膜過度腫脹,此時陽壓呼吸器也許會是較適合的治療方式。

(作者為保健安睡眠醫學檢查中心.勝美醫院睡眠技師)

☆健康新聞不漏接,按讚追蹤粉絲頁
☆更多重要醫藥新聞訊息,請上自由健康網

不用抽 不用搶 現在用APP看新聞 保證天天中獎  點我下載APP  按我看活動辦法

網友回應

載入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