晴時多雲

限制級
您即將進入之新聞內容 需滿18歲 方可瀏覽。
根據「電腦網路內容分級處理辦法」修正條文第六條第三款規定,已於網站首頁或各該限制級網頁,依台灣網站分級推廣基金會規定作標示。 台灣網站分級推廣基金會(TICRF)網站:http://www.ticrf.org.tw

小孩發燒 先找出病因

2010/10/04 06:00

文/黃楓琳

當孩童突然發燒時,父母或許會急著想把燒壓下來,事實上,如果病因未除,還是會發燒,因此還是要找出病因,只要病好了,自然會退燒。要把發燒當作一種警訊,找出發燒的原因,對症下藥才是正確的方式。

◎發燒定義:

可測量體溫的地方很多,臨床上,口溫37.5℃、耳溫37.5℃、腋溫37℃、背溫36.8℃、肛溫38℃以上即是發燒。初生的嬰兒耳溫較不準確,建議量腋溫及背溫。

◎為什麼會發燒?為什麼會發抖、發冷?

人體的下視丘有一個體溫調節中樞,當人體感染病原時,引起白血球反應,刺激下視丘的體溫調節中樞,當設定溫度被調到39℃時,身體藉著肌肉打顫收縮產熱,或者減少出汗散熱,將體溫提升到39℃為止。所以發燒前,可能會發冷、發抖、手腳冰冷,之後才高燒。

◎為何發燒大部份發生在半夜?

因為嬰幼兒身體的含水比例較成人高,只要輕度缺水就影響散熱,容易發燒。孩子生病的時候,體力變差,睡得久。夜間長時間不進食喝水,體溫當然升高。

◎需要急著退燒嗎?高燒會燒壞頭殼嗎?

在身體因發燒而不舒服時,才必須退燒。有時會讓病人服用退燒藥是因為發燒讓人不舒服,例如:食慾減退、吵鬧不安、心跳快、全身痠痛、頭痛、四肢無力等。如果暫時退燒,病人就會舒服一點,但必須找出病因加以治療。而發高燒本身,是不會讓「腦筋變壞、智能變差」的,只有腦炎、腦膜炎等腦質本身受疾病破壞,才會傷及智能或感官機能,而非發燒把人燒笨、燒聾了。

由於嬰幼兒體溫控制中樞穩定性不如成人,輕度的病毒感染也可能高燒40℃。

◎發燒處理方式?

●最重要是要觀察有沒有其他病徵,及小孩的活動力和進食情形。

●發燒時,首先是大量補充水份、維持電解質平衡。

●發冷、發抖時,應注意保暖;發燒時,注意散熱。

●使用冰枕、洗溫水澡、使用退熱貼等來幫助散熱。

●安靜臥床休息及充分睡眠,避免給予過度刺激、避免情緒激動。

●經專業醫師評估後,正確使用退燒藥。

●舒適通風的環境,棉質易吸汗及散熱衣物。

●若食慾不好可以少量多餐。

◎給父母貼心的話:

預防發燒最佳方式是大量補充水分。家中應具備體溫計,只要不是高燒不退、孩子的活動力不受影響,持續觀察48至72小時即可,家長不用過度緊張。

正確診斷發燒的原因需要專業的判斷,即時燒退了,仍應找專業醫師評估,特別是嬰幼兒,絕不可輕忽喔!

(作者為桃園縣大溪誠德耳鼻喉科診所護士)

☆健康新聞不漏接,按讚追蹤粉絲頁
☆更多重要醫藥新聞訊息,請上自由健康網

不用抽 不用搶 現在用APP看新聞 保證天天中獎  點我下載APP  按我看活動辦法

網友回應

載入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