晴時多雲

限制級
您即將進入之新聞內容 需滿18歲 方可瀏覽。
根據「電腦網路內容分級處理辦法」修正條文第六條第三款規定,已於網站首頁或各該限制級網頁,依台灣網站分級推廣基金會規定作標示。 台灣網站分級推廣基金會(TICRF)網站:http://www.ticrf.org.tw

光看驗血指數 容易被誤導

2010/08/26 06:00

記者王昶閔/台北報導

台灣腎臟醫學會理事長林裕峰表示,要檢驗腎臟功能要看腎病指標eGFR(腎絲球濾過率),不能只看抽血檢驗所得的血清肌酸酐,否則很容易被誤導,差零點幾差很大。

林裕峰說,多數醫院或健檢中心在腎功能檢驗方面,都只檢驗血清肌酸酐,標準值常被設定在一單位,使民眾一頭霧水,也很容易被誤導。因為未把年齡與性別列入考量,無法反映腎功能的真實情況。

林裕峰指出,慢性腎臟病分為5期,以罹患三高疾病的35歲男性為例,血清肌酸酐的數值達到一單位是第一期腎病,1.2單位卻已是第二期腎病,差0.2單位民眾感覺差別不大,但實際上卻差很多。

簡單地說,同樣年齡,女性與男性肌酸酐指數一樣時,女性腎病的病情會嚴重得多。

如果罹患腎病變,女性更要嚴格控制血壓、血糖與血脂,每半年做腎功能檢查,同時應該要採取低鈉及低蛋白質飲食。中華民國心臟學會、中華民國糖尿病學會、台灣腎臟醫學會共同通過「算(腎)乎你知」「eGFR」量表,今年4月至8月間經過19間醫學中心試用,跨腎臟科、心臟內科、新陳代謝科、家醫科等,幫助醫護人員及病患簡單判別腎病指標「eGFR」及慢性腎臟病的罹病期別。

☆健康新聞不漏接,按讚追蹤粉絲頁
☆更多重要醫藥新聞訊息,請上自由健康網

不用抽 不用搶 現在用APP看新聞 保證天天中獎  點我下載APP  按我看活動辦法

網友回應

載入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