晴時多雲

限制級
您即將進入之新聞內容 需滿18歲 方可瀏覽。
根據「電腦網路內容分級處理辦法」修正條文第六條第三款規定,已於網站首頁或各該限制級網頁,依台灣網站分級推廣基金會規定作標示。 台灣網站分級推廣基金會(TICRF)網站:http://www.ticrf.org.tw

大動脈與肺動脈錯位 出生10天就開刀 病童快樂回娘家

2010/08/12 06:00

11歲黃俊輝與僅2個月大的安格斯都曾是先天性心臟病童且動脈錯位,動過開心手術後,已能平常度日。(記者徐夏蓮攝)

記者徐夏蓮/台中報導

有些寶寶因為罹患先天性心臟病,一出生就臉部發黑,必須進行開心手術治療,其中還有部分病童的大動脈與肺動脈「錯位」,使得手術困難度更高。

中國醫藥大學附設醫院小兒心臟科近10年來,就成功完成24例大動脈與肺動脈錯位病例治療,讓他們在出生10天內接受手術,使動脈血流回歸正常。

中國附醫昨天舉辦活動,請他們返院慶祝重生,也感謝病童以自己的身體成就醫學進步。其中年紀最大的病童是9月要升小六的黃俊輝,如今他已是一名小帥哥,年紀最小的患者是出生才2個月的愛爾蘭籍安格斯,安格斯的媽媽看到黃俊輝健康的模樣,覺得安心多了。

中國醫藥大學附設醫院小兒心臟科主任張正成昨天指出,先天性心臟病童佔新生兒千分之7左右,其中大動脈轉位症佔先天性心臟病的5%。

正常人的左心室與主動脈相接,右心室與肺動脈相接,這些孩子正好相反,變成左心室與肺動脈相接,右心室與主動脈相接,使得含氧的血永遠只能在肺循環裡打轉,減氧的血反而在最需要氧的體循環裡周而復始,使病人處於缺氧狀態,如果不治療,出生1個月就會因缺氧而死亡。

手術時,需藉由體外循環儀器讓患者的心臟暫時停止跳動,好讓心臟外科醫師將大動脈與肺動脈「各就各位」,這項手術最大的困難在於,最好出生10天內就動手術、麻醉等,都是考驗。

家長原本都很擔心孩子這麼小就動了這麼大的手術,將來豈不都病懨懨,但昨天的慶生會中,出席的小朋友全都活蹦亂跳,其中21個是男生,讓家長手忙腳亂,見證手術的成功。

中國醫藥大學附設醫院麻醉部主任陳坤堡提及這些小朋友一出生就受了這麼大的苦,讓麻醉科醫師面臨了大考驗,身為醫師,他要感謝這些小朋友,以自己的身體成就醫學的進步。

☆健康新聞不漏接,按讚追蹤粉絲頁
☆更多重要醫藥新聞訊息,請上自由健康網

不用抽 不用搶 現在用APP看新聞 保證天天中獎  點我下載APP  按我看活動辦法

網友回應

載入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