晴時多雲

限制級
您即將進入之新聞內容 需滿18歲 方可瀏覽。
根據「電腦網路內容分級處理辦法」修正條文第六條第三款規定,已於網站首頁或各該限制級網頁,依台灣網站分級推廣基金會規定作標示。 台灣網站分級推廣基金會(TICRF)網站:http://www.ticrf.org.tw

台大實驗成功 基因療法 治土撥鼠肝癌

2010/08/07 06:00

台大10多年前即引進第一批土撥鼠,觀察肝炎病毒在牠們體內的癌化進展,圖為標本鼠。(記者魏怡嘉攝)

記者魏怡嘉/台北報導

土撥鼠若感染B型肝炎病毒,其惡化成肝癌的過程跟人一樣,因此台大研究團隊選擇以土撥鼠進行動物實驗,利用4種基因混合治療,結果發現接受實驗的土撥鼠肝腫瘤大幅縮小80%至90%。

研究團隊表示,雖然距離進入人體試驗還有一段距離,但這次發現已為未來肝癌治療帶來突破性進展。

台大醫院副研究員吳慧琳表示,肝癌研究一直受限於沒有理想的動物模式可供驗證。因實驗室中常用的大、小白鼠並不會自發同時產生慢性肝炎,距離真實人類的肝癌表現有很大的距離。

此次研究使用的肝癌治療對象為土撥鼠,但這種大型齧齒類生物會在出生後,被垂直傳染病毒性肝炎,如同人類一般,形成帶原者,接著長出肝癌,是自然界中,難得與人類有相同的肝炎、肝癌疾病模式。

這次研究運用兩種血管新生抑制基因(PEDF與endostatin)來抑制腫瘤內新生的血管,以阻斷腫瘤血液供應,餓死肝癌細胞。另外,再搭配兩種誘發抗癌免疫反應的細胞激素基因(interleukin-12及 GM-CSF),可使身體自行產生抗癌免疫力、消滅癌細胞;利用腺病毒當載體,將4種基因載入已罹患肝癌的土撥鼠體內。

研究結果發現,運用4種混合基因治療可使土撥鼠的小肝腫瘤縮小90%以上,至於大肝腫瘤則可縮小87%以上,均較其他單以血管新生抑制基因或免疫反應的細胞激素基因治療的效果好,甚至有土撥鼠在電腦斷層檢查下,小的肝腫瘤治療後,完全看不到。

同時研究也發現,土撥鼠的肝炎病毒並未因此治療而活化,肝功能也未受明顯影響。

此一研究結果已刊登於2010年8月2日出刊「美國國家科學院學報」(PNAS)上。

☆健康新聞不漏接,按讚追蹤粉絲頁
☆更多重要醫藥新聞訊息,請上自由健康網

不用抽 不用搶 現在用APP看新聞 保證天天中獎  點我下載APP  按我看活動辦法

網友回應

載入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