晴時多雲

限制級
您即將進入之新聞內容 需滿18歲 方可瀏覽。
根據「電腦網路內容分級處理辦法」修正條文第六條第三款規定,已於網站首頁或各該限制級網頁,依台灣網站分級推廣基金會規定作標示。 台灣網站分級推廣基金會(TICRF)網站:http://www.ticrf.org.tw

發燒喉嚨痛 竟是貓抓病作怪

2010/07/22 06:00

文/陳秀玲

25歲的陳小姐因發燒、容易疲倦至診所就醫。但服藥2到3天後,不但發燒情形未改善,還發現左頸部淋巴結腫起來,且有喉嚨痛現象,因此轉介至醫院詳細檢查。

入院時,陳小姐表示,最近無特殊旅遊史、家族中無肺結核的病人,目前也無其他咳嗽、流鼻水等感冒症狀。因此醫師安排多項抽血及特殊檢查,結果發現,她的血液及尿液中白血球有增多情形,顯示有泌尿道感染,其餘檢查無異常發現;但無法解釋為何左頸部淋巴結腫大?

經醫師再詢問陳小姐,家中是否有養貓?及是否曾有被貓抓傷的經驗?得到肯定的答覆,於是再採陳小姐的血液檢體送疾病管制局檢驗。約一個月後,報告證實陳小姐曾得過貓抓病。

貓抓病是一種由韓瑟勒巴通氏菌(Bartonella henselae)所感染,但可自癒的疾病,常見於小孩及年輕人,好發於夏末及秋冬。

貓抓病的病徵包括倦怠、肉芽腫性淋巴腺炎及發燒。90%患者常因先前遭受貓抓、舔或咬傷,造成紅色丘疹病灶,通常於2週內,侵犯患者的淋巴結節,可能造成膿疱,約有50%至90%的個案在抓傷部位出現丘疹。

◎韓瑟勒巴通氏菌因為很容易藉由貓蚤在貓群間傳播,因此預防方法為:

●限制寵物貓接觸病原,維持乾淨飼養環境等。

●防止被貓抓或咬。如被抓咬,應迅速清創消毒,嚴重者立即就醫。

●蚤類的控制非常重要,因此應保持寵物貓的清潔。

通常貓抓病不嚴重,多數免疫功能正常的病例在2至3個月內,不給藥物治療也能恢復。然而所有免疫缺陷的患者,都應接受1至3個月的治療。(作者為署立桃園醫院內科病房護理長)

☆健康新聞不漏接,按讚追蹤粉絲頁
☆更多重要醫藥新聞訊息,請上自由健康網

不用抽 不用搶 現在用APP看新聞 保證天天中獎  點我下載APP  按我看活動辦法

網友回應

載入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