晴時多雲

限制級
您即將進入之新聞內容 需滿18歲 方可瀏覽。
根據「電腦網路內容分級處理辦法」修正條文第六條第三款規定,已於網站首頁或各該限制級網頁,依台灣網站分級推廣基金會規定作標示。 台灣網站分級推廣基金會(TICRF)網站:http://www.ticrf.org.tw

正確洗手 預防腸病毒

2010/06/14 06:00

文/劉德雄

大部分感染腸病毒的人都沒有臨床症狀或症狀輕微,比較典型的症狀是在口腔,尤其是上顎和舌頭出現許多小潰瘍,有些患者會在手掌、腳掌、屁股出現小水泡與疹子,並且可能合併發燒。

腸病毒是藉由接觸到患者的口水、鼻水、飛沫,或吃到被病毒污染的食物而感染,潛伏期大約3到5天,而且此時就有傳染力,所以很容易被忽略,於發病後的一星期內,傳染力最高,整個病程約需7至10天,但患者逐漸康復後,病毒仍可在患者的大便中發現,並且可持續數週之久,仍具傳染力。

發病後,整個病程約需7至10天,大部分會自然痊癒,極少數會出現無菌性腦膜炎、腦炎、心肌炎、心包膜炎、肺炎等併發症,所以當出現持續性或反覆性高燒不退、活動力降低、焦躁不安、意識變化、昏迷、頸部僵硬、肢體僵硬、抽搐、呼吸急促、心跳加快、全身無力等症狀,應提高警覺,儘速就醫。

◎要如何預防腸病毒的感染呢?

目前,並沒有疫苗可以預防,所以正確的洗手,並養成良好的衛生習慣是預防的基本方法。

腸病毒大多流行於夏季和初秋,但因為台灣地處亞熱帶,所以一年四季都可能發生,流行期間應儘量減少進出公共場所,罹病學童更應該在家休息,一方面休養治療,另一方面減少傳染給班上的同學。

腸病毒的感染會造成所謂的疱疹性咽唊炎及手足口症,在口腔有許多小潰瘍,造成疼痛,因而使得小朋友不願意吃東西,此時可以給小朋友吃較冰冷的食物,如布丁、果汁等,以補充熱量和水分。

目前沒有特效藥可治療腸病毒,一般都是症狀治療,減緩病患的不適,以利免疫力與身體的恢復。

得到一種型的腸病毒,會有數年的免疫力,但腸病毒有60幾種型,且有數種都會引起疱疹性咽唊炎或手足口症,所以有些人會得到一次以上的疱疹性咽唊炎或手足口症。

(作者為桃園縣大溪誠德耳鼻喉科診所醫師)

☆健康新聞不漏接,按讚追蹤粉絲頁
☆更多重要醫藥新聞訊息,請上自由健康網

不用抽 不用搶 現在用APP看新聞 保證天天中獎  點我下載APP  按我看活動辦法

網友回應

載入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