晴時多雲

限制級
您即將進入之新聞內容 需滿18歲 方可瀏覽。
根據「電腦網路內容分級處理辦法」修正條文第六條第三款規定,已於網站首頁或各該限制級網頁,依台灣網站分級推廣基金會規定作標示。 台灣網站分級推廣基金會(TICRF)網站:http://www.ticrf.org.tw

錯過氣喘黃金治療期 10月嬰腦麻

2010/04/27 06:00

七歲邱小弟一歲即氣喘發作,反覆發作導致胸骨變形。(記者林相美攝)

記者林相美/台北報導

春夏交接易過敏,醫師提醒,氣喘未及時治療,恐釀永久傷害。一名10個月大男嬰反覆咳嗽有痰、喘鳴、呼吸急促,進出加護病房十餘次,都被當成肺炎,屢因呼吸衰竭,數度缺氧導致腦性麻痺,終生須復健。醫師提醒,氣喘症狀與細支氣管發炎、肺炎極為類似,容易被忽略。

肺炎、氣喘症狀極類似

男嬰轉至馬偕醫院求診,馬偕醫院小兒過敏免疫科主任徐世達說,肺炎、氣喘症狀極為類似,男嬰原先就診的醫院對氣喘的警覺不夠,當成肺炎,錯失治療黃金時期,即使以氣喘治療給予類固醇,對身體也不會造成傷害。

徐世達表示,國內每5個孩子一人有氣喘,但家長常有迷思,例如孩子長大,氣喘自然痊癒,也沒有積極治療。他強調,氣喘是不可逆的傷害,最常見肺部受損而出現慢性阻塞性肺疾,病童呼吸不順、易喘,不能激烈運動,日常生活受影響。

家長未留意 7歲氣喘童「畸胸」

7歲的邱小弟昨則與媽媽現身說法,由於氣喘反覆發作,他的胸骨變形向前凸,邱媽媽說,孩子原本病情嚴重,走幾步路就喘,嘴唇發紫,須仰賴氧氣才能過活,但遵照醫師指示用藥後,孩子已可以跑步,跑兩圈都沒問題。

徐世達指出,邱小弟一歲就發病,一開始家屬不自覺,也沒有配合醫師環境控制及氣喘病控制藥物,反覆發作已出現慢性肺病、胸骨變形。他說,隨著發育,邱小弟胸骨變形會慢慢修復,但肺部功能可能仍受影響。

徐世達表示,氣喘、肺炎症狀雖然很類似,但仍有指標可判斷是氣喘,亦即3歲以前產生咳嗽、喘鳴的學童,合併一個主要危險因子(父母有氣喘、病人有異位性皮膚炎或吸入性過敏原反應陽性),或兩個以上次要危險因子(嗜酸性白血球過多、無感冒時會咳嗽喘鳴、過敏性鼻炎或食入性過敏原反應陽性)。

防治氣喘,衛生局與台灣氣喘衛教學會5月2日上午9點至下午3點,於新光三越信義新天地香堤大道共同合辦世界氣喘日嘉年華會,活動包括「過敏小學堂氣喘全攻略」搶答大作戰活動,廣邀國小一至六年級學生針對氣喘的症狀、用藥及預防,進行知識大PK,並示範「氣喘兒減重健康操」。

☆健康新聞不漏接,按讚追蹤粉絲頁
☆更多重要醫藥新聞訊息,請上自由健康網

不用抽 不用搶 現在用APP看新聞 保證天天中獎  點我下載APP  按我看活動辦法

網友回應

載入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