晴時多雲

限制級
您即將進入之新聞內容 需滿18歲 方可瀏覽。
根據「電腦網路內容分級處理辦法」修正條文第六條第三款規定,已於網站首頁或各該限制級網頁,依台灣網站分級推廣基金會規定作標示。 台灣網站分級推廣基金會(TICRF)網站:http://www.ticrf.org.tw

自助醫助 齊心治慢性病

2010/03/28 06:00

文/戴玉慈、陳恒順

慢性病的發生或惡化,常與個人生活型態有關,因此個人在家對疾病自我監測、執行醫囑、配合改變生活型態是慢性病控制能否奏效的關鍵,也就是要「自助、醫助」,才是慢性病治療的根本。

目前慢性病的門診治療,醫師在極短時間內除診斷與處方外,很難進行深入探察,以掌握病人生活的樣貌,並處理生活中的危險因子。為求突破,其中一項創新的慢性病照護方式乃是遠距照護。

遠距照護源於資通與醫療科技的進步和普及,運用各式家用生理監測儀器,視聽器材與網路通訊的結合,每天由病人傳送自我監測生理數據,如:血壓、血糖、心電圖等,由個案管理師(受過訓練的護理師)依病人的自我監測數據與生活狀況,透過電話或網路提供指導、討論與關懷,強化病人在控制自身健康問題的認知和能力,以調節飲食、運動、生活壓力與服藥行為,改變過去病人被動接受醫療的照護型態,讓慢性病的治療變成病人與醫護人員共同合作的過程。

國外的遠距照護在1980年代就已開始,且研究也呈現其成效且為病人所喜愛,我國衛生署也已針對糖尿病、高血壓、中風、氣喘等慢性病,以專案方式補助鼓勵多家醫院試行推廣。

◎以下是摘錄一位參與遠距照護的高血壓病人的心得,精確描述遠距照護的內涵:

●對於忙碌的現代人,建議參加至少3個月至6個月遠距照護。讓自我對於血壓、壓力紓解、自我生理訊號做初步的自我了解。

●經由數據分析,加上醫療檢查的輔助,可早期發現問題,導正自我對健康的觀念。對於長期體重、飲食的自我節制有諸多意識層的約束力量。

●管理師的親切問候,是讓遠距醫療、健康照護可以實現的重要原因。它代表的是對參與者的關懷,讓參與者不間斷。

(作者分別為台大醫學院護理系教授、台大醫院家庭醫學部主治醫師)

☆健康新聞不漏接,按讚追蹤粉絲頁
☆更多重要醫藥新聞訊息,請上自由健康網

不用抽 不用搶 現在用APP看新聞 保證天天中獎  點我下載APP  按我看活動辦法

網友回應

載入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