晴時多雲

限制級
您即將進入之新聞內容 需滿18歲 方可瀏覽。
根據「電腦網路內容分級處理辦法」修正條文第六條第三款規定,已於網站首頁或各該限制級網頁,依台灣網站分級推廣基金會規定作標示。 台灣網站分級推廣基金會(TICRF)網站:http://www.ticrf.org.tw

感冒糖漿「呼乾啦」 當心爆腎

2010/01/29 06:00

消基會抽查市面上感冒糖漿產品,結果發現有9成感冒糖漿的警語標示竟在包裝內側,民眾根本看不到。(記者羅沛德攝)

記者林嘉琪、王昶閔/台北報導

現在正值易傷風感冒時節,部分民眾覺得感冒糖漿甜甜的,也相信廣告宣傳,誤以為一口氣喝下去,感冒很快就會好,但其實感冒糖漿不能整罐「牛飲」,小心亂亂喝,得腎病!

消基會調查市售感冒糖漿發現,9成警語標在紙盒內面或未標,可能違反藥事法規定,消基會要求衛生署應該規範業者於成藥外盒標示警語,並要求業者附上量杯,說明服用方法。

衛生署食品藥物管理局藥品組科長戴雪詠表示,如果感冒糖漿只把藥品批號、警語、注意事項、保存期限等藥品資訊印在內盒,視同無效,依法還必須附上完整仿單,否則將依違反藥事法第75條,處3萬到15萬元罰鍰。

戴雪詠也說,由於這些藥品資訊太龐大,藥品外盒可能印不下,若字體太小,也會導致難以辨識,因此藥事法75條規定,允許廠商視情況在藥品標籤、仿單「或」外盒刊載即可,換言之,只要外盒或標籤印得下,不一定要附上仿單。

消基會董事長謝天仁說:「國人敗腎、洗腎機率高,感冒糖漿過量飲用是很大原因。」消基會引用國際醫藥服務公司2006年統計,台灣每年感冒糖漿銷售約15億元,以每瓶單價20元計算,國人一天至少喝掉21萬瓶。

消基會秘書長黃鈺生說:「一罐60cc,正確吃法是一次服用10cc。」但廣告常見一飲而盡的畫面,讓民眾誤以為一口就是一瓶。

新竹國泰醫院急診科醫師趙凱表示,臨床上,常有偏鄉的卡車司機、果農飲用感冒糖漿後,出現副作用,甚至發生意外,主要是因為偏遠地區民眾上醫院不方便,通常就近到藥房,甚至在山區雜貨店都能買到成箱的感冒糖漿。

趙凱提醒,不能同時喝提神飲料與感冒糖漿,兩者交互作用恐造成血糖過高、嗜睡、精神恍惚,「高血壓、心臟病及糖尿病等病患更是發生副作用的高風險族群」。

趙凱說,感冒糖漿中的主要成分都會產生副作用,過量會造成負擔,嚴重會導致腎衰竭、肝衰竭、高血壓、低血鉀等情形。

衛生署表示,將立即請各縣市衛生局針對相關產品進行調查,若發現違法立即查處。同時衛生署也正蒐集歐美日等先進國家相關規定,重新評估市售綜合感冒藥劑的標示。

☆健康新聞不漏接,按讚追蹤粉絲頁
☆更多重要醫藥新聞訊息,請上自由健康網

不用抽 不用搶 現在用APP看新聞 保證天天中獎  點我下載APP  按我看活動辦法

網友回應

載入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