晴時多雲

限制級
您即將進入之新聞內容 需滿18歲 方可瀏覽。
根據「電腦網路內容分級處理辦法」修正條文第六條第三款規定,已於網站首頁或各該限制級網頁,依台灣網站分級推廣基金會規定作標示。 台灣網站分級推廣基金會(TICRF)網站:http://www.ticrf.org.tw

及時治療 科技加持 9成聽障兒能說話

2009/09/08 06:00

記者洪素卿/台北報導

聽障奧運來台舉辦期間,各大媒體強力放送手語教學;連表演項目、也因為考量聽障選手「聽不到」,強化燈光、動作。但事實上,在科技輔助下,新一代年輕的聽障者,很多人不僅聽得到聲音,也具有一定程度的口語表達能力,旁人只要咬字清晰、語句簡短,不需扯喉嚨就能溝通。

甚至在距離較遠的情況下,只要讓發話人戴上特殊的調頻系統發射器麥克風,另一方戴助聽器的聽障者也能聽到說話內容。

口語表達 可免比手畫腳

「絕大多數的聽障,並非聽不見,而是聽不清楚」。振興醫院耳鼻喉部主任陳光超表示,所謂的聽障目前的定義是聽力損失在55分貝以上者,依其嚴重程度再分成輕、中、重度或極重度。

一般患者只要配戴合適助聽器或是接受手術裝上電子耳等輔具,多數可以恢復一定程度的聽力,進一步學習口語表達。「回歸正常生活」,也是近年聽障治療的趨勢。

長庚醫院耳科部主任吳哲民指出,早年科技不夠發達,一些極重度的聽障,因為一般助聽器功能不夠,在聽不見的情況下、無法學習口語表達,因此很多人仰賴手語溝通。

近年透過早期聽力篩檢,以及助聽器、電子耳等輔具治療後,九成以上的聽障者可以獲得聽力、學習說話。不過,若患者根本就有聽神經缺損,或是合併有多重障礙、智能不足,或是有治療的配合度不夠等問題,仍可能無法恢復口語表達的技巧。

早期篩檢 科技介入才有效

及時治療,也很重要。吳哲民說,一般來說,已經學得口語能力後,才喪失正常聽力的語後聽障者,多半能保有說話的能力,但若長期聽不見,語言S/61XU41也會慢慢退化,講話也會不清晰。

先天聽覺障礙者,更要把握治療的黃金時程。出生六個月之內,發現是極重度聽障時,就應該先裝上助聽器,掌握語言發展時機,等到一歲之後,再評估是否植入電子耳。一般來說,裝入電子耳,再接受兩、三年密集聽語訓練,九成以上可以說話、就讀一般學校。

一般教育 助回歸正常生活

雅文兒童聽語文教基金會聽力師馬英娟表示︰「要學口語表達,就要養成聽的習慣。」聽障者學習說話最大的限制是聽力損失的程度。除了聽神經受損或是開刀成效不佳的患者,多數可以接受口語訓練課程。

馬英娟指出,基金會所進行的聽覺口語訓練,原則就是把生活情境帶進教學當中,讓父母等主要照顧者,學會有效率教導說話以及聆聽的技巧,回家後在日常生活應用。

☆健康新聞不漏接,按讚追蹤粉絲頁
☆更多重要醫藥新聞訊息,請上自由健康網

不用抽 不用搶 現在用APP看新聞 保證天天中獎  點我下載APP  按我看活動辦法

網友回應

載入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