晴時多雲

限制級
您即將進入之新聞內容 需滿18歲 方可瀏覽。
根據「電腦網路內容分級處理辦法」修正條文第六條第三款規定,已於網站首頁或各該限制級網頁,依台灣網站分級推廣基金會規定作標示。 台灣網站分級推廣基金會(TICRF)網站:http://www.ticrf.org.tw

骨鬆男騎車環島 脊椎竟骨折

2009/08/07 06:00

骨科醫師蕭國川(右)表示,環島騎車長時間彎腰,對骨質疏鬆的患者是一大負擔。(記者林相美攝)

記者林相美/台北報導

騎單車環島近年在國內蔚為風潮,車友要擁有正確的騎乘姿勢和觀念,才能幫健康加分。(資料照,記者蘇福男攝)

單車環島堪稱是近年最夯的活動,一名63歲男子退休後,計畫以10天時間,完成環島夢想,騎到第5天就開始腰痠背痛。他原以為只是單純的運動傷害,並不在意。直到背痛加劇,被迫半途折返就醫,經醫師檢查是脊椎壓迫性骨折。

原來這名病患早有骨質疏鬆,卻不自知,脊椎難以負荷長期彎腰騎車的壓力。

收治這名個案的台北市立聯合醫院忠孝院區骨科醫師蕭國川表示,人體骨質於35歲後,就開始流失,女性因停經更年期,對骨鬆的警覺度較男性高。臨床觀察,9成以上男性因骨折就醫,才知道有骨鬆。另外,有些男性因父母骨折順便檢查,赫然發現自己是骨鬆患者。

蕭國川表示,骨鬆患者若不留意,就有可能因不當運動而骨折,若只在河濱公園短程騎車,可能不會骨折,但男子長時間彎腰,壓迫到脊椎,就導致嚴重傷害;另有一名55歲登山族,負重30公斤爬山,因背部劇痛就醫,經檢查是脊椎壓迫性骨折,男子同樣有骨鬆而不自知。

蕭國川說,上述兩名病患均以背架復健,藉由背架撐起身體,讓骨頭癒合,約需3個月;骨頭癒合後,最好避免曾經造成骨折的運動,例如爬小山即可,無須背負重物,騎車也要避免長時間彎腰。

蕭國川指出,一份台灣地區流行病調查顯示,每年接受骨質檢測的50歲以上男性約9000人,比率為0.37%,遠低於女性受檢率,50歲以上女性有10萬餘人受檢,比率為8%。

蕭國川表示,男性受檢率低於女性,骨鬆好發年齡又比女性晚5至10年,骨折嚴重度也超過女性,男性髖部骨折後一年內的死亡率為22%,是女性死亡率15%的1.5倍。

蕭國川提醒,預防骨鬆可常曬太陽、運動,55歲以上男性每年接受骨質密度檢測,補充維生素D,也可避免骨質流失。

骨鬆者 慢跑是最好的運動

男性骨質疏鬆症的危險因子包括過瘦(BMI小於20),過去有骨折病史、父母親髖骨骨折、長期抽菸、飲酒、曾經服用腎上腺皮質激素、風濕性關節炎。

民眾該如何運動,才能避免骨折,又增強骨本?台北市立聯合醫院忠孝院區骨科醫師蕭國川建議,慢跑是最好的運動,可以增強心肺功能,增加髖關節的骨質密度。不過,若要避免慢跑傷及膝關節,可改快走。

跑步機可設定時速7公里,或以滑步機運動;每次運動30分鐘以上,每週3次。(記者林相美)

☆健康新聞不漏接,按讚追蹤粉絲頁
☆更多重要醫藥新聞訊息,請上自由健康網

不用抽 不用搶 現在用APP看新聞 保證天天中獎  點我下載APP  按我看活動辦法

網友回應

載入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