晴時多雲

限制級
您即將進入之新聞內容 需滿18歲 方可瀏覽。
根據「電腦網路內容分級處理辦法」修正條文第六條第三款規定,已於網站首頁或各該限制級網頁,依台灣網站分級推廣基金會規定作標示。 台灣網站分級推廣基金會(TICRF)網站:http://www.ticrf.org.tw

照護過動兒 教他表達情緒很重要

2009/01/19 06:00

文/王韻齡

過動兒常見的情形就是在衝動反應的過程中,看到他們自己生氣自己,或者氣身邊的人,或是把氣出在父母身上。

當然也少不了和父母間出現衝突、大吵一架,比如:當過動兒需要去做功課時,他知道去做功課的不耐煩,感覺挫折就會情緒衝動發脾氣,如果又被剝奪原本在玩的玩具,情緒更會發飆。

對一般年紀小的孩子而言,用的是原始發脾氣的方式,像哭鬧、大吵、打人,若是經常被父母使用類似方式,更容易出現這樣的行為表現;當孩子成熟後,才可能會出現像用語言表達,或甚至更高層用認知理性思考的方式,來解決令他生氣的事件。

但對過動的孩子,因為他很衝動,想要玩的時候就立即加入,不管規則,他不想玩的時候就一下子生氣、大發脾氣。這其實是對行為過程的一種直接反應性,過動兒比較沒有能力控制,若長期處於這樣的狀況,孩子無法學習或使用適當的情緒表達方式,會影響其生活適應,甚至影響孩子的自我概念發展。

因此,如何幫孩子學會適當的情緒表達和情緒調適方式,就變得十分重要。首先,父母親要幫忙孩子表達情緒,對很多孩子而言,經常不知道自己到底為什麼生氣?或是連自己是生氣、難過還是委屈也不太清楚,這時候父母重要的角色就是協助孩子釐清自己的情緒。

再來,照顧者可以幫助孩子用語言說出自己的情緒,對於語言能力不那麼好的孩子,父母可以用選擇題的方式,幫忙孩子說出心裡的感受。

最後,教導孩子情緒調適的方法,一起選一個最喜歡的方式,比如:玩玩具、聽音樂等。此外,父母也可協助孩子下次面對同樣問題時該如何解決,學習新的問題解決技巧。在這個地方,孩子需要多一點的提醒、多一點的練習、多一點的提示,因為他不像一般的孩子,可以那麼快地在這個部份學到好的方法,父母親應給孩子多些時間。

以上的方法,父母應記得最好不是在孩子情緒高漲的時機做,然後對著孩子大叫,「你用說的,不可以哭」,這樣會變成事倍功半,最後父母自己也會覺得沮喪。(作者為台安醫院敦南心智發展中心臨床心理師)

☆健康新聞不漏接,按讚追蹤粉絲頁
☆更多重要醫藥新聞訊息,請上自由健康網

不用抽 不用搶 現在用APP看新聞 保證天天中獎  點我下載APP  按我看活動辦法

網友回應

載入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