晴時多雲

限制級
您即將進入之新聞內容 需滿18歲 方可瀏覽。
根據「電腦網路內容分級處理辦法」修正條文第六條第三款規定,已於網站首頁或各該限制級網頁,依台灣網站分級推廣基金會規定作標示。 台灣網站分級推廣基金會(TICRF)網站:http://www.ticrf.org.tw

腹腔鏡疝氣手術 傷口小疼痛少 當天可下床

2008/09/15 06:00

文/劉憲

陳先生是一名40多歲的公司主管,最近半年,他發現左側腹股溝處有一個突出、軟軟的腫塊,用手壓迫或躺下時,就會縮回去,但最近有漸漸變大的情形。

陳先生到醫院檢查後,被告知為腹股溝疝氣,但因公務繁忙,遲遲無法就醫。經醫師解釋腹腔鏡疝氣修補手術術後恢復快,可提早返回工作崗位後,陳先生才安心地接受手術,在術後隔天就輕鬆出院回家休養,3天後回到工作崗位。

另一名林姓患者是60多歲的退休老師,患有雙側腹股溝疝氣多年,因擔心雙側疝氣手術的傷口過長及術後疼痛問題而不敢就醫,亦經醫師解釋腹腔鏡疝氣修補手術只需3個0.5至1公分的小傷口,就可同時處理雙側疝氣,且術後疼痛輕微後,才放心地接受手術且術後恢復良好。

近年來,隨著腹腔鏡器械的改良及手術經驗與技術的累積,腹腔鏡手術已成功地運用在疝氣治療上。所謂腹腔鏡腹股溝疝氣修補術,是利用腹腔鏡器械,經由腹部體表極小的傷口,在鼠蹊部肌肉筋膜缺損處鋪上人工網膜,已達到無張力式修補(Tension-Free Mesh Repair)的目的。此項手術稱為「經腹腔腹膜前疝氣修補手術」(簡稱TAPP)。

經腹腔腹膜前疝氣修補手術比傳統直接修補手術有較低的復發機會,且有傷口小、疼痛少、復原快的特性,患者在術後當日即可輕鬆下床活動,隔天就可步行出院返家,不必狼狽地撫著傷口緩慢行走。

手術全程所需時間約半小時至一個半小時左右,病患須全身麻醉,在下腹部劃3個0.5至1公分的小傷口,伸入腹腔鏡鏡頭及器械來進行疝氣修補手術。於疝氣缺口處覆蓋上一片柔韌的人工網膜後,縫合腹膜,手術即結束。

腹腔鏡疝氣手術在歐美等國已是趨勢,目前患者除健保負擔外,不需其他費用。對於疼痛耐受度低,需早日返回工作崗位以及雙側疝氣的患者,腹腔鏡手術實為最佳選擇之一。

(作者為高雄義大醫院一般外科主治醫師)

☆健康新聞不漏接,按讚追蹤粉絲頁
☆更多重要醫藥新聞訊息,請上自由健康網

不用抽 不用搶 現在用APP看新聞 保證天天中獎  點我下載APP  按我看活動辦法

網友回應

載入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