晴時多雲

限制級
您即將進入之新聞內容 需滿18歲 方可瀏覽。
根據「電腦網路內容分級處理辦法」修正條文第六條第三款規定,已於網站首頁或各該限制級網頁,依台灣網站分級推廣基金會規定作標示。 台灣網站分級推廣基金會(TICRF)網站:http://www.ticrf.org.tw

小四生罹患躁鬱症 舞藝突然精進 暴怒不睡覺

2008/07/11 06:00

記者魏怡嘉/台北報導

一名國小四年級女生突然之間舞藝精湛,但遇到壓力時卻非常易怒,甚至出言頂撞老師。母親發現不對勁,帶她就醫,卻被診斷為憂鬱症。服藥後她的情緒更high,不但晚上不睡覺、話說不停,且不斷翻筋斗,後來才診斷出是罹患了躁鬱症。

三總兒童青少年精神科醫師葉啟斌表示,70%的躁鬱症病患前期會以憂鬱表現,很容易被診斷為憂鬱症,往往需要觀察一段時間,才會發現罹患的是躁鬱症。

葉啟斌指出,躁鬱症病患往往表現兩極,像這位小四女生在輕躁的階段,會拚命努力把一件事做到最好,所以周遭的人會發現小女孩忽然舞蹈跳得很好,但這個現象持續一段時間後,隨著病程進入狂躁階段,她的情緒變得十分暴怒,且以自我為中心,十分固執,跟先前的表現呈現出兩個極端。

另一名案例是高中男生,參加學校的儀隊,由於一直表現得不好,備受嘲笑,後來他勤奮練習,結果表現令人耳目一新,完全變一個人似的。但沒多久後他就變得非常自大、不可一世,完全不顧別人的感受,頻頻跟同學發生衝突,甚至大打出手,最後診斷出罹患躁鬱症。

葉啟斌表示,雖然疾病愈早發現愈好,但臨床發現,要早期發現躁鬱症並不容易,往往要到狂躁期,病患表現出判若兩人,周遭的人才會發現不對,帶病患就醫。

不過,躁鬱症有幾個高危險因子可供判斷參考,例如在30歲之前罹患早發性的憂鬱症、家族有躁鬱症病史、個性活潑外向卻衝動魯莽、有慢性失眠,及個性十分自我,完全不顧別人感受等。

葉啟斌進一步指出,治療躁鬱症除了藥物外,家人也應自我調適,不要給病患太大的壓力,而是給予最大的支持。一般病患經治療半年後狀況即會有改善。

☆健康新聞不漏接,按讚追蹤粉絲頁
☆更多重要醫藥新聞訊息,請上自由健康網

不用抽 不用搶 現在用APP看新聞 保證天天中獎  點我下載APP  按我看活動辦法

網友回應

載入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