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即將進入之新聞內容 需滿18歲 方可瀏覽。
下肢水腫+夜間抽筋 當心髂靜脈病變
文/蔡承根
在門診中,我們遇到了一位中年男性患者,他因為下肢反覆腫脹和夜間頻繁抽筋而來求診。過去6個月,這些症狀逐漸惡化,他還注意到小腿皮膚顏色變得越來越暗。值得關注的是,他的工作需要在機場舉起油管加油,這樣高強度的勞動讓他經常出現近乎昏厥的頭暈,這不僅嚴重影響他的工作表現,甚至對他的生命安全構成了威脅,迫使他求醫。
心肺功能正常 血管內超音波揪出病因
經過各項檢查,發現他的心肺功能正常,令人意外的是,這一系列問題的根源,竟然只有透過血管內超音波才能揭開答案,這是潛伏在骨盆腔的髂靜脈病變。因此,患者接受了微創靜脈介入手術。手術1個月後,他已能夠恢復正常工作,不僅解決平時困擾的症狀,連有生命危險的瀕臨昏厥也鮮少出現。
日常生活中,少部分人可能會經歷因抬重物而引起的昏厥性頭暈,或在一天的中午過後感受到腳部異常腫脹和小腿皮膚變暗沉。這看似兩種不同症狀,實際上與我們的血液循環系統有關聯,尤其是上述兩者一起出現時,跟靜脈回流狀況是密不可分的。
小腿皮膚變暗沉 警訊
中午過後出現的腳部腫脹和小腿皮膚暗沉,是與下肢靜脈回流不良有關。長時間站立或坐著會因重力作用而增加下肢靜脈壓力,若再加上潛在髂靜脈病變時,會使血液更容易積聚在腿部。長期靜脈壓力增高不僅會導致腳部腫脹,還會損害微血管,使血紅蛋白分解產物積聚於皮膚中,形成色素沉著。
昏厥,也就是暫時性的意識喪失,通常由大腦血流暫時減少引起。抬重物時的憋氣停止呼吸動作是其中一個原因,屏息並用力時會暫時提高胸腔和腹腔壓力,降低心臟回血量,導致血壓下降和腦部血流量減少。若再合併下肢靜脈回流不良的問題,使下肢回心血無法順利回流時,會讓這種昏厥及頭暈的症狀更加明顯。所以人體的密閉循環系統出差錯時,會有牽一髮動全身的表現,看似無關的症狀更需仔細推敲,找出其關聯性,並給予精確的治療。
(作者為義大癌治療醫院心臟血管外科醫師)
發燒新聞
網友回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