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即將進入之新聞內容 需滿18歲 方可瀏覽。
健康網》濕疹起疹長水泡癢到受不了 中醫列飲食12禁忌
沈莉馨/核稿編輯
〔健康頻道/綜合報導〕28歲蕭小姐是護理師,從小她的濕疹問題就陸陸續續發作,開始工作後還開始乾裂、發癢,不時長水泡,半夜也會因為搔癢而破皮流血。開始中藥調理後,雙手肌膚逐漸恢復正常,色素沉澱也慢慢褪色。中醫師劉筱薇分享個案並提醒,濕疹由多種因素引起,飲食上建議避開菸酒、燒烤炸辣、海鮮類、糯米類、芒果、芋頭、蛋、竹筍、豬頭皮、茄子、鴨肉、鵝肉。
澄品中醫院長劉筱薇於臉書粉專「澄品中醫」發文指出,中醫在治療濕疹方面有其獨門,相較類固醇副作用較少,也不容易有抗組織胺藥物產生之嗜睡,精神倦怠、口乾之副作用,對症治療後亦可取得相當好之療效,當然在治療過程中,仍須患者飲食作息各方面的搭配,方能達到良好療效。
急性期 起紅疹、水泡搔癢劇烈
另外,劉筱薇補充指出,濕疹是由多種內外因素引起的真皮淺層及表皮炎症,往往受遺傳、飲食、環境因素或熬夜等影響。臨床上濕疹在急性期搔癢劇烈,起成片紅疹,出現丘疱疹或小水泡、患處有潮濕感或起成片紅疹,搔癢難耐,常可出現全身各部位,如病程較久後未及時適當處理,患處皮膚會呈現小丘疹鱗屑和結痂為主。
西醫對於濕疹往往會做過敏原測試,找出人體易影響濕疹發病之食物;而中醫在治療濕疹上認為,需從體質的根本來改變,並認為濕疹是由於稟賦不耐,加之濕熱內蘊,外感風邪,風濕熱邪相搏,浸淫皮膚而成。其中「濕」是主要因素。
中醫辨別風、濕、熱3證型 對症下藥
劉筱薇提到,濕疹在發展過程中因症狀表現不同,其病機亦有改變,從皮膚濕疹的演變去辨別風濕熱三邪孰輕孰重,如風邪重,中醫認為治風邪以治肺為先。用藥上多使用荊芥、防風、蟬蛻、羌活等去風藥物為主;濕邪為重,患處潮濕瀰漫,如中醫所講之浸淫瘡,中醫認為治濕以治脾為主,藥用茯苓、白朮、蒼朮、薏苡仁、澤瀉等中藥為主。
熱邪為重者,皮膚起丘疹、紅斑,抓破則有滲血,中醫治療上治熱邪以治心為重,藥用牡丹皮、赤芍、黃連、生地等為主,如患處日久則血虛生風,中醫在治療上健脾養血,去風止癢為主。
發燒新聞
網友回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