晴時多雲

限制級
您即將進入之新聞內容 需滿18歲 方可瀏覽。
根據「電腦網路內容分級處理辦法」修正條文第六條第三款規定,已於網站首頁或各該限制級網頁,依台灣網站分級推廣基金會規定作標示。 台灣網站分級推廣基金會(TICRF)網站:http://www.ticrf.org.tw

微創手術 鼻部手術利器

2007/10/11 06:00

圖.文/葉修瑜

在台灣,由於海島型氣候導致空氣潮濕,以及工業進步與經濟繁榮造成的污染問題日趨嚴重,所以鼻病非常普遍。國人常見鼻部疾病有鼻竇炎、過敏性鼻炎、肥厚性鼻炎等,雖然鼻病危險性不高,但因會影響生活、工作或學習,令人相當困擾。

鼻竇炎可分為急性與慢性兩種,急性鼻竇炎通常症狀持續2到3週,一般投予藥物(抗生素)治療可以完全痊癒;而慢性鼻竇炎則有所謂的四大主要症狀:鼻塞、流膿鼻涕、頭痛(顏面疼痛)、嗅覺障礙,且上述症狀會持續3個月以上;有時亦會合併口臭、咳嗽、牙齒疼痛、發燒、疲倦等次要症狀發生。通常藥物治療無法達到效果,必須施以鼻竇內視鏡手術才能治癒。

過敏性鼻炎的罹患率在台灣有越來越高的趨勢,症狀有打噴嚏、流鼻水、鼻塞、鼻搔癢等,主要藉由抽血檢測免疫系統的過敏指數與過敏原來做診斷。治療的主要關鍵是要避免過敏原的接觸與吸入,包括環境控制、藥物(抗組織胺)治療、免疫治療,以及手術治療,其中手術可以達到長久的效果,不需要再吃藥、打針。

至於肥厚性鼻炎,雖然困擾的症狀只有鼻塞,但卻會造成注意力無法集中、頭暈、頭痛等。

以上3種常見的慢性鼻病,其根本治療還是以手術為主,如慢性鼻竇炎以鼻竇內視鏡手術治療;而過敏性鼻炎有電燒、雷射、雷射電波、下鼻甲切除術、鼻中膈鼻道成型術等選擇,但這些手術方式卻容易有疼痛、出血量較多及術後容易復發等缺點。目前最新設計的微創手術器械,已能大幅改善上述缺點。

微創手術器械的設計原理是類似電動刮鬍刀,利用快速旋轉的小刀片,將鼻腔內的瘜肉、腫瘤絞碎成小碎塊,並且配合即時抽吸系統,立即將小碎塊及滲出的血液吸乾淨,有如吸塵器的功能,如此可以加強鼻竇內視鏡手術的效果,並且減少出血與疼痛,避免傷到正常的組織,降低了手術的危險性與併發症。

而治療過敏性鼻炎也可利用微創手術器械,來執行下鼻甲成型術,整個過程在局部麻醉下進行,約15至20分鐘完成,相當安全且快速。

運用在肥厚性鼻炎上,則是利用微創手術器械將肥厚的鼻肉給絞碎、吸掉,能快速安全地解除鼻塞。

除了鼻病的運用外,這項手術也能使用於鼻咽腺樣體(增殖腺)切除、顎扁桃腺切除、聲帶長繭(聲帶結節、瘜肉)切除手術及中耳炎膽脂瘤的乳突鑿開切除術等。

微創手術的新進展已為病人帶來更舒適的治療方式,不僅讓顏面外表沒有傷口、縮短手術時間、減少病患的疼痛、增加手術的成功率、減少復發機會,也使得鼻部手術可以更安全、更舒適。

(本文作者為彰化基督教醫院耳鼻喉科主治醫師)

☆健康新聞不漏接,按讚追蹤粉絲頁
☆更多重要醫藥新聞訊息,請上自由健康網

不用抽 不用搶 現在用APP看新聞 保證天天中獎  點我下載APP  按我看活動辦法

網友回應

載入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