晴時多雲

限制級
您即將進入之新聞內容 需滿18歲 方可瀏覽。
根據「電腦網路內容分級處理辦法」修正條文第六條第三款規定,已於網站首頁或各該限制級網頁,依台灣網站分級推廣基金會規定作標示。 台灣網站分級推廣基金會(TICRF)網站:http://www.ticrf.org.tw

壯男「頸椎狹窄」險癱 顯微手術助康復

2023/06/29 05:30

▲院長林三齊(右)與副院長陳韋達(左)慶賀宋先生重生。(記者盧賢秀攝)

〔記者盧賢秀/基隆報導〕30多歲的宋先生,因過於肥胖,加上長期姿勢不良,手、腳陸續麻痛,甚至無法正常行走,只能拖行就像「人形殭屍」,懷疑自己中風。經衛福部基隆醫院(簡稱部立基隆醫院)神經醫學中心檢查,他是椎間盤突出造成頸椎狹窄,為他動手術後,10天康復出院,經復健,並減重30公斤後,宋先生現在已恢復正常生活。

肥胖加姿勢不良 造成頸椎間盤突出

宋先生是名科技業的工程師,體重140公斤,去年右手開始麻痛感覺,逐漸有張合問題,他以為是腕隧道症候群,後來右手也沒法握筆,過一陣子腳也無力,拖行走路、搖搖晃晃的,他一度以為他中風偏癱,就像遊戲天堂「人形殭屍」。去年12月初在媽媽陪同下,至部立基隆醫院看診。

經神經醫學中心神經內科醫師黃旭東安排頸核磁共振等相關檢測後,認為是頸部椎間盤突出,透過神經外科醫院唐寄皋安排電腦斷層掃描等檢查,明確是頸椎第4至第6節椎間盤突出,造成頸椎狹窄,並為宋先生進行顯微手術,切除突出椎間盤並置換可動式頸椎人工椎間盤,術後第2天就能下床行走,10天就順利康復出院。

▲宋先生手術前做的頸核磁共振影像,頸椎狹窄嚴重。(記者盧賢秀翻攝)

黃旭東認為,宋先生可能是體重太重、長期低頭造成頸椎間盤突出,因此建議宋先生減重,術後3個月,他減重30公斤加上復健,持續好轉,現術後6個月已恢復正常生活。昨天部立基隆醫院送上蛋糕慶祝他重生。

部立基隆醫院副院長陳韋達表示,他從醫22年沒看過這麼年輕就頸椎狹窄這麼嚴重的病例,一不小心就可能癱瘓或影響呼吸。

黃旭東與唐寄皋表示,頸椎間盤突出以長者居多,現使用3C產品頻率高,患者增加,也年輕化,建議民眾使用3C產品姿勢正確外,如果有手腳無力、麻痛、手卡卡、頻尿、大小便失禁,甚至擦屁股時肛門沒感覺,應儘速就醫治療。

☆健康新聞不漏接,按讚追蹤粉絲頁
☆更多重要醫藥新聞訊息,請上自由健康網

不用抽 不用搶 現在用APP看新聞 保證天天中獎  點我下載APP  按我看活動辦法

網友回應

載入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