晴時多雲

限制級
您即將進入之新聞內容 需滿18歲 方可瀏覽。
根據「電腦網路內容分級處理辦法」修正條文第六條第三款規定,已於網站首頁或各該限制級網頁,依台灣網站分級推廣基金會規定作標示。 台灣網站分級推廣基金會(TICRF)網站:http://www.ticrf.org.tw

練舞摔倒傷頸 急轉頭易昏倒

2022/12/07 05:30

陳貞吟醫師表示,頸源性眩暈採用神經釋放再生注射合併營養治療,在超音波引導下施行「大枕神經與後頸部深筋膜間」水解離神經釋放療法,是不錯的治療選擇。
(記者劉婉君攝)

記者劉婉君/台南報導

26歲女性舞蹈老師,4年前練舞時不慎被舞伴踢倒送醫,導致「頸源性眩暈」,每次示範舞蹈動作或忽然轉頭,常易眩暈昏倒,舞蹈生涯頓成黑白,生活也大受影響,傳統藥物及復健治療3年未見改善,經神經釋放再生注射合併營養治療,眩暈已完全消除,迄今病況穩定。

奇美醫學中心麻醉部部長暨疼痛科主任陳貞吟表示,一般眩暈案例大部分以血管性疾病或內耳失衡為主,頸部受傷所致的頸源性眩暈約占2至3成,不但造成生活品質下降,部分患者更會成為醫院門診常客。該名舞蹈老師雖然每次昏倒之後都很快清醒,影像學與神經學檢查也均無異常,卻對舞蹈教學造成非常大的困擾,也無法上台表演,去年到奇美醫學中心求診後,X光發現有頸椎過直,理學檢查顯示後頸肌群僵硬併有輕度疼痛,應是後腦部遭受撞擊,有揮鞭損傷後的頸部肌筋膜炎,加上神經拉傷,導致頸部神經傳入腦神經系統出現異常,造成頸源性眩暈,同時也有維生素D缺乏情況。

神經釋放再生注射 改善眩暈

陳貞吟指出,「頸源性眩暈」常見車禍(突然煞車或是被後面來車追撞)或是創傷(練舞蹈或練武等)導致頸部骨關節炎、肌筋膜炎以及神經受到拉傷所致,由於後頸部有大量的「本體感覺神經」分布,尤其後頸上半部若頸部神經傳導系統異常,易造成非特異性身體平衡失調情況,藥物治療往往效果不佳,在超音波導引下施行「大枕神經與後頸部深筋膜間」水解離神經釋放再生注射治療是不錯選擇。

陳貞吟表示,意外撞擊可能造成頭頸部血管損傷與腦出血等嚴重狀況,也可能傷及頸部骨關節、肌筋膜及神經,缺乏維生素D會延緩肌筋膜及神經損傷痊癒速度。因此同步對該名舞蹈老師補充維生素D及3次水解離神經釋放療法注射後,後頸肌群僵硬與疼痛的情形明顯改善,頸源性眩暈也完全消失。

陳貞吟醫師表示,頸源性眩暈可透過神經釋放再生注射合併營養治療改善。(記者劉婉君攝)

☆健康新聞不漏接,按讚追蹤粉絲頁
☆更多重要醫藥新聞訊息,請上自由健康網

不用抽 不用搶 現在用APP看新聞 保證天天中獎  點我下載APP  按我看活動辦法

網友回應

載入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