晴時多雲

限制級
您即將進入之新聞內容 需滿18歲 方可瀏覽。
根據「電腦網路內容分級處理辦法」修正條文第六條第三款規定,已於網站首頁或各該限制級網頁,依台灣網站分級推廣基金會規定作標示。 台灣網站分級推廣基金會(TICRF)網站:http://www.ticrf.org.tw

並非只有記憶力退化…》情緒和行為改變 也可能是失智症

2022/03/29 05:30

▲鄭映芝醫師表示,失智不一定只有記憶力退化,情緒和行為改變恐是失智,家人可以多觀察。(照片提供/鄭映芝)

文/鄭映芝

60歲的張先生(化名)退休多年,原本樂觀開朗,近一年開始對於社交或以往熱衷的事物失去熱忱,原先的好脾氣變得看甚麼都不順眼,整個人容易全身疼痛、胸悶、心悸、疲勞、焦慮,反覆就診各大醫院,無法解決自己的不適。

▲病患全身疼痛、胸悶心悸、疲勞、焦慮;圖為情境照,圖中人物與本文無關。(照片提供/鄭映芝)

全面認知功能 都可能受影響

我安排張先生接受自律神經檢測與認知功能檢測後,發現他罹患了早期的失智。除了給予藥物治療,並與家人共同替他安排各種生活計劃與社交活動,以減緩張先生的輕度腦退化。

目前張先生生活上仍會有短期記憶不佳的問題,但接受藥物治療與定期參加社交活動,情緒與身體症狀都大幅改善。

許多民眾對於失智症的印象多停留在患者的記憶力會不佳,但失智症影響的範圍不只有記性,而是全面的認知功能都可能受影響,也因此失智患者整個人的情緒與行為都會受影響。這也是為什麼臨床上蠻常見到失智症個案早期容易有身體不舒服,但反覆就醫卻都查不出病因的狀況。

失智症患者其實常出現類似自律神經失調的情形,只是他們的身體不舒服或是情緒變化常會被患者的家人認為老番癲、老頑固,以為人老了都是這樣,因而忽略了就醫的重要性,而錯過早期治療的時機。

◎防失智3建議

●長輩可以維持3個動─活動、運動和互動。繼續喜歡的活動,持續運動,和維持社交互動,每天定期對話,促進長輩的語言能力,鼓勵持續進行喜愛的活動。

●多動腦,學習新事物,閱讀報章雜誌,維持新技能等,可刺激大腦的活動,降低失智的風險。

●4個預防,遠離憂鬱,預防「三高」(高血壓、高血脂和高血糖),注意健康和不抽菸。

(作者為中國醫藥大學新竹附設醫院身心科醫師)

☆健康新聞不漏接,按讚追蹤粉絲頁
☆更多重要醫藥新聞訊息,請上自由健康網

不用抽 不用搶 現在用APP看新聞 保證天天中獎  點我下載APP  按我看活動辦法

網友回應

載入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