晴時多雲

限制級
您即將進入之新聞內容 需滿18歲 方可瀏覽。
根據「電腦網路內容分級處理辦法」修正條文第六條第三款規定,已於網站首頁或各該限制級網頁,依台灣網站分級推廣基金會規定作標示。 台灣網站分級推廣基金會(TICRF)網站:http://www.ticrf.org.tw

突發性視茫茫 鼻竇黏液囊腫壓迫視神經

2021/12/09 05:30

張立瑋醫師說明眼部構結。(台北慈濟醫院提供)

記者翁聿煌/新北報導

75歲張奶奶患有慢性鼻竇炎,左眼先天性弱視,長年來皆倚靠右眼生活,而右眼曾接受白內障手術,視力僅有0.5,日前張奶奶午覺醒來,發現右眼視力模糊,到台北慈濟醫院眼科醫師詹立瑋檢查發現張奶奶右側副鼻竇有一顆3公分的黏液囊腫,壓迫到視神經,隨即照會耳鼻喉科團隊,執行囊腫引流手術,術後張奶奶重拾視力達0.6,回歸正常生活。

治療前,右側副鼻竇黏液囊腫壓迫視神經,導致視神經病變。
(台北慈濟醫院提供)

詹立瑋說,視神經為連接眼球與腦部的第二對腦神經,可將視覺訊號傳送至腦部視覺皮質,而當視神經從眼球最末端進入腦部前,因外傷或疾病出現視力下降、辨色力異常、對光反射遲緩等症狀時,即稱為「視神經病變」。

詹立瑋指出,典型的視神經病變好發於平均年齡32歲的女性,多與自體免疫疾病、多發性硬化症有關連性;至於55歲以上的患者,則屬非典型的視神經病變,可能發生原因包括缺血性、發炎性、壓迫性、外傷性、營養素缺乏,或是暴露到毒性物質等,其中最常見的原因為血管阻塞所引起缺血性視神經病變,而腫瘤壓迫的視神經病變,若未及時治療將引起視神經纖維受損,造成不可逆的視力缺損。

靠囊腫引流手術 回歸正常生活

以張奶奶為例,視力下降、瞳孔反射及辨色力皆異常,顯示病灶為視神經,且以張奶奶年紀來看,屬於非典型視神經病變,須緊急以腦部核磁共振掃描檢查病因,經掃描後顯示是右側副鼻竇黏液囊腫,壓迫到右側視神經;確認此為導致視神經病變原因後,透過團隊合作,請耳鼻喉科醫師安排緊急引流手術,解除可能失明的危機。

☆健康新聞不漏接,按讚追蹤粉絲頁
☆更多重要醫藥新聞訊息,請上自由健康網

不用抽 不用搶 現在用APP看新聞 保證天天中獎  點我下載APP  按我看活動辦法

網友回應

載入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