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即將進入之新聞內容 需滿18歲 方可瀏覽。
宅在家吹涼涼也中暑 竟是冷氣病
文/陳麗蓮
新冠肺炎(COVID-19)疫情讓全台三級警戒,幾乎所有戶外活動暫停、連外出採購大家也是全身包緊緊、做好全面防護,平常就宅在家吹冷氣吹好吹滿,這是大家近期的生活日常。
寒氣濕邪入侵 引發「陰暑」
但日前有位男性病人突然發熱、頭痛,全身出不了汗,到院檢查各項數據都正常,轉至中醫就診才發現是「中暑」了,但不常出門、冷氣開好開滿,怎會中暑呢?原來是寒氣濕邪從皮膚、進食中直接進入人體與暑熱混雜結聚,無法透散堵塞經絡而引發「陰暑」,俗稱「冷氣病」。
中醫將在烈日下、長途趕路,或在高溫、通風不良、濕度較高的環境下工作等引起的中暑稱為「陽暑」,西醫稱「熱衰竭」,屬於溫度與熱在身體「迅速」堆積、無法排除,造成身體機能「急性」損傷症狀需緊急治療。
但另一種則是頻繁地讓身體處於「忽冷忽熱」的環境下,從室外進到開冷氣的涼爽室內,又或是進食太多冰品、冷飲,導致身體內外時常處於大幅度的溫差,再加上久坐少動,使得身體對溫度調節變差,寒邪、濕邪、暑邪在體內聚集,無法分散排出,就出現「陰暑」。
中醫認為,「陰暑」不像陽暑症狀明顯迅速,發病過程較「緩慢」,但持續時間漫長,易讓人一整天都不舒服,睏倦無力痠痛、噁心想吐不想進食、腹瀉次數不多,但顏色黃濁味重。
要防治「陰暑」須注意若開冷氣空調溫度保持在26℃以上,電扇和空調不對頭直吹;另不可用冷水迅速降溫,宜用溫水洗澡;飲用涼水或冰品時勿過快,中醫觀點認為,冰為寒邪,在熱天裡全身孔隙都處於發散狀態,若迅速飲冰易導致寒傷腸胃,甚至入侵臟腑。
最後可以按壓內關、神門(圖1)、風池穴(圖2),或做一些伸展肢體運動,如太極拳、八段錦、易筋操(圖3)疏通經絡、使經絡與臟腑之間的氣血轉換順暢,有助於排除堆積混雜在身體內部的暑邪、寒邪、熱邪,恢復正常生理機能。
◎以下介紹治療「冷氣病」可按摩的穴位:
●內關:位於前掌從手腕之橫皺紋往上約3指尖寬的中央,在兩筋之間(圖1)。
●神門:腕橫紋外側屈腕凹陷處(外側兩肌腱間,正當腕橫紋上)(圖1)。
●風池:頸後枕骨下,大筋(脊椎正中線兩旁肌肉)外側與耳後突出的骨頭間凹陷處(圖2)。
(作者為恩主公醫院中醫部針傷科主任、醫師)
網友回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