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即將進入之新聞內容 需滿18歲 方可瀏覽。
要上學就鬧肚子 看身心科解焦慮
文/薛媛云
「明茗」(化名)剛升國中時沒有什麼太大問題,但是在下學期開學後,「明茗」上學前常肚子痛,且痛到很不舒服,有時候是拉肚子或便秘;茗媽(「明茗」的媽媽)只好幫他請假,但是後來他請假的次數越來越多,有時即便去學校,也會因為肚子痛而待在保健室休息,而且「明茗」作業也都沒繳交,學習逐漸跟不上。
茗媽帶他去醫院接受生理檢查,都沒有問題。茗媽每次詢問「明茗」學校有沒有發生什麼事時,「明茗」都不回答或是回答還好,茗媽對「明茗」的狀況一知半解,很擔心「明茗」的狀況,但又不知該如何幫助自己的孩子。
後來經過朋友建議,茗媽帶「明茗」去身心科諮詢,發現「明茗」是罹患所謂的「懼學症」(也稱拒學症)。
「懼學症」不是一個正式診斷名稱,而是在學業或與學校相關的部份出現問題。罹患「懼學症」的孩子通常都有情緒困擾,最常見的是焦慮和憂鬱症狀,如「明茗」出現的肚子痛就是一種焦慮的症狀。而通常這些症狀會在每天要上學前發生,少數會在上課中發生。另外,部分會有口頭或行為表現出不想上學的意圖,如直接說想要休學、發脾氣等,甚至蹺課或逃學。
多與學業、人際、環境有關
◎罹患「懼學症」的可能原因如下:
●分離焦慮:學齡兒童比較常見,因為剛去學校(幼稚園或小學)或是剛到新環境,而感到害怕和焦慮,不想要與熟悉者或家長分開。
●課業壓力:包含成績不佳、作業多、考試多、學習跟不上、上課聽不懂等。這部份也涵蓋老師或父母對孩子成績的要求。
●人際問題:例如與同學有爭吵、交不到朋友、甚至被霸凌等。
●其他原因:沉迷網路遊戲、排斥學校制度或老師教學風格等。
專家介入後發現「明茗」升國中後,覺得學習比以前困難很多,上課常聽不懂數理課;另外,因為成績不佳,所以有時分組活動,他常是剩下來的人,而且考卷訂正的範圍和數量也較多,他常無法完成訂正。
治療需家長、師長參與配合
家長如發現家中孩子出現對上學有明顯的抗拒症狀時,可能是罹患「懼學症」,建議家長可帶孩子至身心科諮詢。「懼學症」的治療,需要專業人員、家長和學校老師相互配合,才有辦法協助孩子解決困境。
(作者為國泰綜合醫院精神科臨床心理師)
☆健康新聞不漏接,按讚追蹤粉絲頁
☆更多重要醫藥新聞訊息,請上自由健康網
網友回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