晴時多雲

限制級
您即將進入之新聞內容 需滿18歲 方可瀏覽。
根據「電腦網路內容分級處理辦法」修正條文第六條第三款規定,已於網站首頁或各該限制級網頁,依台灣網站分級推廣基金會規定作標示。 台灣網站分級推廣基金會(TICRF)網站:http://www.ticrf.org.tw

近視治療間斷 恐報復性惡化

2020/07/22 05:30

▲醫師李致名提醒,兒童、青少年每年應定期檢查視力1、2次。(記者蔡淑媛攝)

記者蔡淑媛/台中報導

台灣青少年逾8成有近視,高中生約3成有高度近視,尤其手機等3C使用增加,甚至幼兒園小朋友就近視,越早近視,度數增加越快,越容易高度近視,未來眼病變風險也越高;醫師更提醒,使用長效型散瞳劑或角膜塑型鏡片矯正治療應長期穩定使用,一旦因副作用而「間斷」使用,不但視力會惡化,甚至出現反彈效應,度數增加更快。

16歲石姓少女在小二就因近視,使用散瞳劑、角膜塑型鏡片矯正治療,但因過敏不舒服等狀況而不時停用、間斷性使用,結果導致視力持續惡化,國三已重度近視達600度;中山醫學大學附設醫院眼科醫師李致名估計,如果持續惡化,成年近視恐飆至800、900度。

夜戴角膜塑型片 白天視力1.0

石姓少女到中山附醫治療,接受精準驗光及角膜地圖、淚液測試等檢查,量身訂做角膜塑型鏡片配戴,晚間及睡眠時配戴6小時以上,白天就能保持1.0視力,也無不舒服等副作用;她開心說,喜愛的游泳、騎馬、西洋劍、跆拳道都沒問題了,不但方便,也不再擔心度數惡化問題。

眼科主任許閔彥指出,越早近視,高度近視風險越大,一旦高度近視易產生白內障、青光眼、視網膜病變等,甚至有10%會導致失明,因此近視防治需提早到幼兒階段,尤要避免「間斷性治療」會使近視度數更攀升。

近視防治 需提早到幼兒階段

醫師提醒,近視要預防重於治療,建議遵循國健署提的「護眼123」,每年定期檢查兒童視力1至2次、未滿2歲避免看螢幕,用眼30分鐘休息10分鐘,每天最好到戶外2至3小時、多看遠方,保護視力。

☆健康新聞不漏接,按讚追蹤粉絲頁
☆更多重要醫藥新聞訊息,請上自由健康網

不用抽 不用搶 現在用APP看新聞 保證天天中獎  點我下載APP  按我看活動辦法

網友回應

載入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