晴時多雲

限制級
您即將進入之新聞內容 需滿18歲 方可瀏覽。
根據「電腦網路內容分級處理辦法」修正條文第六條第三款規定,已於網站首頁或各該限制級網頁,依台灣網站分級推廣基金會規定作標示。 台灣網站分級推廣基金會(TICRF)網站:http://www.ticrf.org.tw

微創射頻導管手術 治靜脈曲張 傷口小復原快

2019/08/25 05:30

▲下肢痠脹疼痛是靜脈曲張患者常見症狀;圖為情境照。(照片提供/李孟霖)

文/李孟霖

廣瀨先生是一位日本料理店師傅,從事料理工作已經超過50年,平時工作需要長期久站。兩年前他注意到雙下肢出現靜脈曲張的現象,站久了會覺得痠脹,血管凸起處會有疼痛感。

久站逾50年 雙下肢靜脈曲張

今年初曾經回到日本就醫,當時醫師建議他進行手術治療,但是因為工作的關係,必須再次前來台灣,於是在友人介紹下,到本院心臟血管外科求診。

我們幫他進行了血管超音波檢查,確定雙下肢大隱靜脈逆流,符合他的臨床症狀,於是建議他接受微創射頻導管手術,術後復原情況良好,目前在門診追蹤。

靜脈曲張是相當常見的疾病,容易發生在需要長期久站或久坐工作的人身上。除此之外,遺傳也是一個很重要的因素,許多靜脈曲張患者的父母或兄弟姊妹之間也會發現有靜脈曲張。女性因為懷孕生產的緣故,發生靜脈曲張的機會較男性大,男女的比例約為1:2。

靜脈曲張患者除了看到腳上浮出的血管之外,常見的症狀為抽筋,尤其是半夜會疼痛、痠脹、麻癢等。

術後配合穿彈性襪 可助復原

目前的治療方式以微創導管治療為主,能量的選擇可以是雷射或射頻的釋放方式。這種治療方式術後復原快,傷口小。

除了微創手術之外,彈性襪也扮演很重要的角色。手術後配合穿著一定時間的彈性襪,可以幫助術後患肢的復原,減少手術造成的疼痛。

預防重於治療,建議工作需久站、久坐或家中有親戚得到靜脈曲張的高風險朋友,平日應多做運動,促進血液循環,或是長期穿著彈性襪,以預防靜脈曲張的發生。

(作者為國泰綜合醫院心血管中心醫師)

☆健康新聞不漏接,按讚追蹤粉絲頁
☆更多重要醫藥新聞訊息,請上自由健康網

不用抽 不用搶 現在用APP看新聞 保證天天中獎  點我下載APP  按我看活動辦法

網友回應

載入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