晴時多雲

限制級
您即將進入之新聞內容 需滿18歲 方可瀏覽。
根據「電腦網路內容分級處理辦法」修正條文第六條第三款規定,已於網站首頁或各該限制級網頁,依台灣網站分級推廣基金會規定作標示。 台灣網站分級推廣基金會(TICRF)網站:http://www.ticrf.org.tw

女童心室中膈缺損 心導管術免開胸

2019/07/25 05:30

▲心室中膈缺損有4型,最常見為第2型的膜邊型,在心室中膈的薄膜處有破洞。(記者蔡淑媛翻攝)

記者蔡淑媛/台中報導

▲葉小妹心室中膈缺損(左),經心導管手術以封閉器關閉破洞(右)。(記者蔡淑媛翻攝)

4歲大的葉小妹出生就因呼吸喘、心跳快等症狀發現罹患心室中膈缺損,有5mm的大洞,但因有1/3的患者會隨年齡而縮小缺損範圍,甚至關閉,因此她先接受藥物控制症狀,但後來仍併發心衰竭、肝腫大、體重成長過輕等問題,在去年接受健保給付的心導管手術,成功關閉破洞,不用剖胸開刀,現在體重和身高都追上同齡孩子,健康成長。

▲葉小妹經心導管手術關閉心室中膈缺損,健康活潑。(記者蔡淑媛翻攝)

常見先天性心臟病 原因不明

▲葉小妹罹患心室中膈缺損,為第2型的膜邊型,在心室中膈的薄膜處有約5mm大的破洞。(記者蔡淑媛攝)

中國醫藥大學附設醫院心導管室主任徐宗正指出,心室中膈缺損是最常見的先天性心臟病,原因不明,可能是胚胎分裂異常,每300個新生兒中就有1人罹患,依缺損位置分為4種類型,而葉小妹是第2類型(膜邊型),約佔70%,在心室中膈薄膜處有破洞。

葉小妹的心室中膈缺損以藥物控制症狀,但破洞大小和症狀一直未改善,左心室血液應從主動脈輸送全身,卻一直從中膈破洞漏出,流到肺動脈,已造成中度心衰竭,即使是吃飯或是玩耍一下就喘個不停,3歲時體重僅12公斤,低於成長曲線3%以下,必須手術,以免引起肺高壓,屆時得心肺移植。

徐宗正說,過去健保僅給付心室中膈缺損第4型(肌肉型)的心導管手術,第2型只能選擇傳統剖胸開刀或是自費花10幾萬做心導管手術,2017年6月健保給付了,讓葉小妹可接受此項治療;如今葉小妹的體重增加到18公斤,長高且變壯,也能好好吃飯、玩耍。

手術關閉破洞 女童長高變壯

徐宗正說,心室中膈缺損第2型的破洞位置在心室中膈薄膜處,導管從腹股溝的股動脈進入,經主動脈到左心室,要90度轉彎穿過心室中膈缺損,再轉90度進到右心房,再180度轉入下腔靜脈,建立導管軌道,最後再依原路徑,以關閉器封堵心室中膈破洞,過程轉彎多又複雜,得小心不能刺破兒童小小的心臟與血管。

徐宗正說,心室中膈缺損所表現的症狀和缺損大小有關,小的破洞可能終其一生不會有症狀,聽診時可能會聽到心雜音,但缺損較大者,大量血液分流會心臟衰竭,病患容易有呼吸急促、冒冷汗、呼吸道感染、生長遲緩等問題,甚至產生如感染性心內膜炎、經常性的肺部感染及肺動脈高血壓等合併症。

徐宗正強調,病人是否要接受治療、何時治療及何種治療,應依缺損大小、形狀、年齡及症狀做評估。

☆健康新聞不漏接,按讚追蹤粉絲頁
☆更多重要醫藥新聞訊息,請上自由健康網

不用抽 不用搶 現在用APP看新聞 保證天天中獎  點我下載APP  按我看活動辦法

網友回應

載入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