晴時多雲

限制級
您即將進入之新聞內容 需滿18歲 方可瀏覽。
根據「電腦網路內容分級處理辦法」修正條文第六條第三款規定,已於網站首頁或各該限制級網頁,依台灣網站分級推廣基金會規定作標示。 台灣網站分級推廣基金會(TICRF)網站:http://www.ticrf.org.tw

長期鼻塞用口呼吸 當心變戽斗

2018/08/31 06:00

▲陳亮如醫師與許小妹示範呼吸訓練,先閉嘴且按住一側鼻孔,再用另一側鼻孔呼吸。(記者蔡淑媛攝)

記者蔡淑媛/台中報導

▲許小妹配戴肌功能矯正器,改善戽斗。(記者蔡淑媛攝)

過敏性鼻炎造成鼻塞,若孩童長期用口呼吸,小心齒列不正、長不高!

許小妹從小鼻過敏,用口呼吸,造成戽斗,飲食常咬到舌頭,也睡不好且身材瘦小。她從8歲開始配戴口內肌功能矯正器,配合呼吸訓練運動,早期矯正,如今11歲,臉型恢復正常,鼻過敏也改善了。

夜間睡眠 戴口內矯正器

台中榮總兒童牙科暨齒矯正科主任陳亮如指出,長期鼻過敏會造淋巴腺腫大、呼吸道阻塞,小朋友會不自主改用口呼吸,一旦長期張嘴用口呼吸,舌頭低張、臉部肌肉壓迫上顎骨,會影響顏面骨骼發育,導致齒顎咬合不正,變成暴牙或戽斗,上下顎骨發育不足,牙弓狹窄、齒列擁擠、臉型變長、嘴巴無法自然閉攏。

許小妹長期鼻塞、用口呼吸,5、6歲就出現戽斗,先到診所戴一般矯正器改善,但不久後又恢復變戽斗。

媽媽帶她轉到台中榮總就醫,醫師發現她不只是齒列不正,牙弓狹窄、犬齒長不出來,而且骨骼發育異常,上顎骨發育不足,形成戽斗。

6到10歲 早療黃金期

許小妹8歲時就接受配戴口內肌功能矯正器,只要晚上睡眠時戴上,可改善口腔肌肉均衡發展,擴充上顎、擴張牙弓及排列牙齒,並且改掉用口呼吸習慣,再搭配呼吸運動,恢復鼻腔呼吸。半年後戽斗明顯改善,現在11歲了,原有症狀都改善了,將會持續戴口內的肌功能矯正器到12歲,再視骨骼發育調整。

陳亮如說,兒童鼻塞、用口呼吸,除了造成牙齒咬合不正,出現暴牙或戽斗,也會造成呼吸道狹窄,睡覺打鼾,吸入氧氣不足,吃不好、睡不好,阻礙生長發育,也影響學習。

陳亮如提醒家長,如果發現孩子張口呼吸、晚上嘴巴張開、睡覺打呼,就要特別注意,及早就醫評估追蹤,改善口腔不良習慣,6到10歲是早療黃金期。

☆健康新聞不漏接,按讚追蹤粉絲頁
☆更多重要醫藥新聞訊息,請上自由健康網

不用抽 不用搶 現在用APP看新聞 保證天天中獎  點我下載APP  按我看活動辦法

網友回應

載入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