晴時多雲

限制級
您即將進入之新聞內容 需滿18歲 方可瀏覽。
根據「電腦網路內容分級處理辦法」修正條文第六條第三款規定,已於網站首頁或各該限制級網頁,依台灣網站分級推廣基金會規定作標示。 台灣網站分級推廣基金會(TICRF)網站:http://www.ticrf.org.tw

脊椎內幫浦手術 腦麻兒開心重生

2018/08/24 06:00

▲田小弟的左下腹皮下植入一個注射藥物的幫浦。(記者歐素美攝)

記者歐素美/台中報導

▲江培業醫師表示,脊椎內幫浦手術是在腹部皮下植入加藥的幫浦,再將導管穿入胸椎第8節給藥。(記者歐素美攝)

12歲的田小弟住在台東,因罹患高張力腦性麻痺,全身扭曲、食不下嚥,媽媽帶著他四處求醫,7年前,終於找到台中慈濟醫院復健科主任蔡森蔚耐心診治;3年前並在慈濟基金會補助下,接受脊椎內幫浦手術,改善全身扭曲、食不下嚥等病況,還能靜下來上學唸書,讓田媽媽笑說:「一切辛苦、堅持都是值得的。」

田小弟是早產兒,6個月大即診斷出罹患腦性麻痺,媽媽帶著他四處求醫,直到7年前遇到蔡森蔚醫師,讓治療出現轉機,即使每次都要搭乘4種交通工具跋涉360公里到台中就醫,也不覺得辛苦。

蔡森蔚表示,高張力腦性麻痺患者因全身肌肉強力收縮,以致會出現全身扭曲、不停抖動或髖關節脫臼,腳踝慢慢變硬、手變形伸不直等症狀。

田小弟嚴重時,嘴巴會冒泡、吃東西就吐,常常1天只吃1餐。到學校上課,坐不到1小時就因全身痠痛要回家,1天要吞上6、70顆肌肉鬆弛劑、安眠藥及注射肉毒桿菌。

蔡森蔚表示,因田小弟服用的肌肉鬆弛劑、安眠藥等已吃到極限,再吃恐有呼吸抑制等危險,因此慈濟基金會3年前補助他接受脊椎內幫浦手術。

台中慈濟醫院神經外科醫師江培業表示,脊椎內幫浦手術是在腹部皮下植入加藥的幫浦,再將導管穿入胸椎第8節給藥,劑量是口服藥效果的200-300倍,效果好,但每2-3個月需回診補充藥劑,約7-8年即需更換新的幫浦;脊椎內幫浦手術及藥物,健保不給付,每次手術費用約45萬元、每月藥費也需約1萬元。

奔波360公里求醫 「小螃蟹」變「小勇士」

田小弟接受手術後,症狀改善,他說:「最開心的事是可以吃下很多東西。」他喜歡棒球,台中慈濟醫院醫護人員昨天特別贈送氣球花、陳偉殷的一卡通及佩佩豬蛋糕給他,他十分開心,笑稱效法陳偉殷「永不放棄」,已從嘴巴冒泡的「小螃蟹」變成「小勇士」。

田媽媽說,田小弟10歲時,身高110公分,體重只有20多公斤,手術後體重已增加到38公斤。現在到學校上課一整天也沒問題,並完成全家搭機到香港迪士尼樂園旅遊的願望。

☆健康新聞不漏接,按讚追蹤粉絲頁
☆更多重要醫藥新聞訊息,請上自由健康網

不用抽 不用搶 現在用APP看新聞 保證天天中獎  點我下載APP  按我看活動辦法

網友回應

載入中